相信孩子的思考能力!理性溝通好過於大聲斥責,更有助改善親子關係

 
4.9k 人追蹤
追蹤
 
文章提供/世茂出版

【華人健康網文章提供/世茂出版】家長的經驗分享

第一個故事是一位母親,用解決問題的方法,解除自己的壓力,幫助孩子更有責任。

檢視相片
 
相信孩子的思考能力!理性溝通好過於大聲斥責,更有助改善親子關係

去年我的三個女兒(分別是六歲、八歲和十二歲)吵著新學年的開始,必須有「合適的」衣服、球鞋和配件,她們的要求超出我的負擔。

看到報紙夾了今年第一份開學用品的廣告,我召集家庭會議,要她們寫出所有新學期必須購買的東西。(我們還寫了一份「夢想購買」的清單,如果家人中了彩券)。我用最淺白的話告訴她們,我必須精打細算,才能讓她們繼續享有基本的生活需求,像是吃飯、有一片屋頂可以遮風擋雨。

她們先是抗議。後來又提出各種建議,從「我們自己烤餅乾,拿到附近兜售」到「你買縫紉機,我們自己做衣服」。最後,十二歲的潔西卡提出來的意見最受支持,「給我們錢,我們自己去買」。她甚至自願幫妹妹分配預算。

雖然我懷疑,卻答應了。後來我帶潔西卡去買衣服,幫她挑了一件有藍色圖案的毛衣,她立刻去看標價,並且說:「媽媽,不行。這件太貴了!」

以下的故事是一位母親,處理三歲女兒離開母親的焦慮。

別的媽媽把孩子送到幼稚園,愉快地說再見,只有艾莉森,每次我走向大門,她就開始歇斯底里,追著我,拉住我的手臂放聲大哭。我開始感到絕望,開學三個星期了,她還是不能適應。

一天早上我嘗試和她一起解決問題。吃過早餐我把她抱到膝蓋上說:「艾莉森,你很希望我在學校陪你,還有(注意,我說「還有」而非「但是」)我要去上班,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她面無表情地看著我。我說:「讓泰迪熊陪你去上學好不好?」她搖搖頭說不要。「讓你帶我的絲巾?」她還是搖頭,臉靠著我的肩膀,「我要你陪。」過了一會兒,「走吧,先抱抱。」

我靈機一動。我牽著她的手,親親她的小手,再閤起來。我說:「你帶著媽媽的親親,快點收起來。想媽媽的時候,再拿出來,好不好?」

她臉亮了起來。她把「親親」收進口袋。那天早上,第一次她自動讓我離開了。

檢視相片
 
相信孩子的思考能力!理性溝通好過於大聲斥責,更有助改善親子關係

以下的對話是一位父親的經驗,他十四歲的兒子被同伴逼著喝酒。

兒子傑克知道我對毒品和酒精深惡痛絕。最近我聽說他們放學後趁著大人不在,到某個人的家裡喝酒。我開車陪傑克去打籃球時,問他是不是真的。他不安地看著我,沒有立刻回答。

「你有沒有喝酒?」我問。

「喝過一次啤酒。」他說。

我來不及說什麼,他激動地說:「爸!我沒辦法!不喝他們會笑我。」

我本來要說:「別人叫你從布魯克林橋跳下去,你也跳嗎?」但我忍住,後來我說:「你受到很大的同儕壓力。」

「本來就是!」他說,「你知道他們笑那些不喝酒的人嗎?」

我告訴他,我瞭解他的為難,但是我也說:「你知道我恨毒品,喝酒也會上癮。即使到了法律上可以喝酒的年齡,我仍然不同意你喝酒。你不要我控制你,但是,我看到很多從小就喝酒的孩子,長大之後會被酒精所控制,不能自拔。」

「那你要我怎麼做?」傑克很為難地說:「胡言亂語一番,說我不需要藉酒澆愁,我的生活很愉快?」

我說:「不行嗎?如何說不,才不會被同伴排斥?」

傑克聳聳肩,我知道他的意思。接著我們模擬他拒絕喝酒的對話。傑克認為最不會得罪人的是:「好,等會兒再喝。」如果對方不肯放過,就推說父母管得太嚴,「你不知道我爸,如果他聞到我的身上有酒味,他會宰了我,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傑克揣摩了一會兒,很高興地說:「爸,謝謝你。」

本文摘自世茂出版《培養高自尊的對話練習:具體讚美與批評,不幫孩子貼標籤》一書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