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蘋果托嬰中心竭誠的歡迎您!!!!
各位爸比媽咪大家好!我們是新成立的合格立案托嬰中心(校內的面積有九十幾坪)均使用無毒的裝潢及設備 本園培育孩童發掘自我特質:好奇心、主動性、探索性與獨立性,強化生理、情緒、社會行為、創造力及認知等統合各領域發展,針對孩童特點,透過觀察、遊戲、實際操作,因循其規律誘導學習,進而發展其潛能。 我們是全職照護0到3歲的小寶貝˙小班制(無小班以上的大孩童)˙政府合格立案(北府社兒嬰字第131號)˙24小時的全園攝影 可申請3000到5000元政府補助(月)˙老師均持有五年以上的合格保母證照(不定時的進修學分與持有良民証及嬰幼兒CPR證書)˙ 室內配色明亮˙通風採光良好˙軟硬體設備齊全˙教玩具規格完善˙ 無電視時間˙消毒器具良備˙定時外聘消毒公司到校消毒及定時水質檢驗ㄜ.配備次氯酸空氣清淨機 .社會局與衛生局的不定時訪視檢查。 .每季的消防與公共安全檢驗合格。 門口接送好臨停˙安全無慮˙竭誠的歡迎您來蒞臨參觀ㄡ!!!!!!! 收費標準:月費為16500元整(可代申請政府補助6000元整) 註冊費為6000元整(半年一次) 不收洗澡及副食品的費用及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 收托時間:早上07 30時到晚上18 30時(可彈性配合) 新北市私立紅蘋果托嬰中心 校址.新店區中興路三段234.236號2樓 招生專線 89146716 89146106紅蘋果托嬰中心竭誠的歡迎您!!!!

嬰幼兒邊睡邊吸奶 當心奶瓶性蛀牙

 
186 人追蹤
追蹤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嬰幼兒牙齒必須著重預防保健,唯有這樣牙齒才會健康。執業牙科醫師黃廷芳昨表示,乳齒開始生長的時候,嬰幼兒大約在六至九個月大,也是開始餵食副食品階段,這時候家長應該幫忙刷牙,因為牙齒萌生後就有機會蛀牙。倘若沒有妥善清潔,當心出現一口爛牙。

家長不要以為孩子乳牙最後會掉,其實這樣的想法有些問題,因為奶瓶性蛀牙容易影響發育,蛀牙將會造成牙痛,吃東西時不方便、不舒服,如此恐將影響到營養吸收。此外,少了乳牙引導之後,恆牙無法妥善生長,以致可能出現長歪、傾斜、移位等情況。

黃醫師指出,家長應該注意嬰幼兒口腔習慣,特別是不要養成邊睡邊吸奶之類壞習慣,否則等到出現奶瓶性蛀牙時,從此以後就會讓看牙醫成為夢靨。過了口慾期之後,家長應注意幼兒是否出現吸唇癖、吮舌癖、吸奶嘴、吮手指等不良癖好。

黃醫師指出,孩童口腔保健應從出生開始,出生兒最好開始接受口腔檢查,因為過去新生兒就有門齒出現的案例,這會影響到嬰兒吸奶,建議立即拔除比較好。大約出生九個月左右嬰幼兒才萌發第一顆乳齒,通常是下顎正中門齒,現在嬰幼兒吸收良好的營養成分,很多早在出生四個月就開始萌生乳齒,乳齒列是可以被恆齒列替換。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泡奶水溫很重要 攝氏70℃才能殺菌

 
1.9k 人追蹤
追蹤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1日電)法國奶粉疑受沙門氏桿菌污染,小兒科醫師林應然今天說,奶粉應以攝氏70℃水沖泡,放涼到30餘度時給小孩食用;醫師黃璟隆則建議,泡牛奶前要先洗手。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的資料,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污染食品。所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在世界各地常居首位或第2位,台灣則在102年度及103年度排名第3。

人若感染沙門氏桿菌,在4∼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噁心、嘔吐,症狀持續2至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為1%以下。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鄭維智上午受訪時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嬰兒奶粉沖泡方式是用攝70℃以上的熱水沖泡,再用冷開水降溫,可以殺滅沙門氏菌等微生物,降低嬰幼兒感染風險。

不過,很多家長也有迷思,擔心水溫太高會破壞奶粉中營養成分。

開業小兒科醫師林應然受訪時表示,70℃水溫不會讓奶粉營養流失太多,頂多只有維他命會稍微減少一些,蛋白質完全不會受影響。家長應用70℃水溫泡牛奶後放涼至30餘℃再給小孩食用。

長庚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黃璟隆則表示,1歲以下的嬰幼兒應盡量餵母乳,最好、最安全,可提供很多抗體培養免疫力,也能增進親子關係,不會有污染的疑慮。

黃璟隆說,3個月內嬰幼兒若感染沙門氏桿菌,比較容易有敗血症,但若3個月以上,則以腸胃炎居多。如果小孩有持續發燒、拉肚子就要小心。

若一定要給孩子喝配方奶,黃璟隆表示,一定要選擇嬰幼兒專用、經國家認證產品,不要使用成人奶粉或減重專用奶粉。奶瓶應妥善消毒,且泡牛奶前應洗手。

林應然也說,臨床觀察家長常犯的泡奶粉錯誤包含沒注意看清楚奶粉和水的比例,導致濃度失準。如果濃度太高,可能因水分太少,身體廢物排不出去;如果濃度太低,又可能營養不良。

林應然表示,嬰幼兒配方奶粉已調好適當的營養比例,不需要額外添加。但有些家長擔心小孩「牙齒長不出來」等,額外添加維他命、鈣質等,完全沒必要。1061211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尿床》大部分先採行為治療

 
186 人追蹤
追蹤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家中孩子到小學仍會尿床,令不少家長困擾。新光醫院小兒科醫師蔡立儀表示,建議先從行為治療的方式來改善。

幼童在2~4歲時,會開始學會控制膀胱,白天尿尿控制可控制的很好,但到晚上就變得差。醫師表示,5歲的小孩,有15%會尿床;6歲小孩仍有10%會尿床;只有少數的人(1%)到青少年時還有尿床的情形。

尿床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原發性是指,從嬰幼兒時期便開始出現尿床情形;續發性則是指已有六個月沒尿床卻再度出現尿床,多與壓力、環境、課業等,造成心理上的轉變所致。

孩童晚上無法自行起床上廁所,或無法憋尿憋過夜,其原因有:一、可能與膀胱的成熟度有關。二、遺傳因素:大孩子仍會尿床,有些可能與父母有關,醫師表示,有些父母可能小時候也常會有尿床的問題。三、內分泌問題-抗利尿激素不足:腦下垂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白天分泌量低,半夜分泌量高才能抑制產生尿液;然而由於孩童的大腦上未發育成熟,若半夜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的話,也就容易尿床。五、睡眠問題:睡不好、易打呼影響睡眠,醫師表示,有些孩童因鼻腔後的腺樣體變厚,而會出現打呼的情形,建議找耳鼻喉科醫師做進一步治療。

此外,醫師也表示,孩童有構造上或神經上問題時,也會伴隨有腸胃方面的問題,像是便秘等。

當孩童6歲後才會積極地介入治療,大部分會建議先用行為治療的方法,極少數才會使用到藥物。

一、從認知一起改善,讓孩子自己有意願改,可以藉由鼓勵、獎勵的方式,告訴他「他是可以的」;二、在日常的生活作息上,建議晚上七點後,水分攝取不要超過60c.c,下午五點過後,則不建議喝可樂等,因為可樂含有咖啡因,會影響腦部控制膀胱的收縮肌、括約肌等;三、上床睡覺前,建議要尿乾淨後才睡。另,有些醫師會建議每四小時提醒孩子起來上廁所,訓練孩子不再尿床。

然而,對於工作晚歸的家長來說,每次用餐時間多落在7~8點,甚至更晚;在晚吃、早睡的情況下,如何改善家中小孩尿床情形?建議,若孩子在9~10點入睡,媽媽在11~12點入睡、爸爸在1~2點入睡的話,建議孩子在睡前先尿乾淨,媽媽在要睡之前再叫孩子起來如廁,爸爸在要睡前也再叫孩子起來如廁,也能減少孩子尿床。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生兒LSD篩檢 幫母嬰揪出罕病

 
142 人追蹤
追蹤
 
 
新生兒LSD篩檢 幫母嬰揪出罕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多歲的陳小姐長年有神經疼痛、腎臟疾病等問題,一直無法確診病因,直到替剛出生的孩子進行自費新生兒篩檢時,驗出孩子患有罕見遺傳疾病「法布瑞氏症」,陳小姐也同步進行相關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她多年的症狀竟也是法布瑞氏症所造成!所幸於積極接受治療後,陳小姐與孩子都能夠穩定控制疾病。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牛道明醫師解釋,法布瑞氏症為溶小體儲積症(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 LSD)中的一種,是為罕見疾病,這類疾病來自於溶小體功能缺陷,導致體內的多種代謝物如脂肪、醣蛋白、黏多醣等無法被分解,持續堆積體內,使患者細胞功能被破壞,最後甚至造成器官功能受損。法布瑞氏症即是由於缺少溶小體酵素-A型阿法半乳糖甘酶,導致globotriaosylceramide/Gb-3持續堆積,造成多重器官受損,如腎臟衰竭、心臟衰竭等。

關節痛、起紅疹 布瑞氏症早期發現難

典型法布瑞氏症易好發於青少年時期,牛道明醫師表示,孩子平均8歲開始出現初期病徵,如手腳痛、關節痛等,10歲左右開始則可能出現血管角質瘤等症狀,外觀看似皮膚冒紅疹,一般人多無法意識到是為特殊疾病而易被忽略。牛道明醫師提到,當孩子出現手腳痛症狀時,可能因而排斥上體育課,有時家長還會誤認孩子是因為偷懶才不上課;即便就醫,有些醫師也可能誤認只是生長痛或關節炎,若因紅疹去看皮膚科,也可能僅被當作一般皮膚疹處理,這也是法布瑞氏症之所以易遭延誤確診的主因。

牛道明醫師談到,除了典型法布瑞氏症外,現在台灣也出現許多非典型的案例,稱為晚發型法布瑞氏症,這類晚發型病人,不像典型病人一樣有較明顯的皮膚及神經疼痛表現而發現較晚,故往往確診時多重器官已受到較大損害。舉例來說,最常見的腎臟型晚發及心臟型晚發法布瑞氏症患者,前者多有嚴重的腎功能受損,導致需面臨洗腎,後者則可能造成心臟逐漸肥大、心律不整,最後形成心臟衰竭。

目前雖有許多醫學中心已推行針對腎臟衰竭、心臟肥大患者進行法布瑞氏症篩檢,但此類篩檢僅能檢驗出較後期的病人,多半為時已晚。因此牛道明醫師建議應有及早預防的觀念,建議可於新生兒篩檢時就幫孩子勾選自費LSD疾病篩檢,除了能保障孩子健康,或許也可同時揪出家族中其他患LSD疾病的親友,進而提早就醫治療。牛道明醫師提醒,LSD篩檢的常見疾病項目包含法布瑞氏症、龐貝氏症、高雪氏症、黏多醣症等,篩檢步驟只需取少量腳跟血液即可送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身體受到不可逆的傷害。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感冒了 可喝成人的止咳糖漿嗎?

 
139 人追蹤
追蹤
 
 
孩子感冒了 可喝成人的止咳糖漿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歲的孩子感冒咳嗽時,可以喝成人的止咳糖漿喝嗎?市售的止咳糖漿、感冒藥中常含有可待因成分,但可待因是由鴉片中萃取或是透過合成方式取得,屬鴉片類藥物的1種。

可待因有止咳功效 常用於止咳糖漿

低劑量為非處方用藥,常見於市售的止咳糖漿中,高劑量為處方用藥,可緩解輕度到中度的疼痛,同時也是管制藥品。可替代可待因作為止咳的藥品種類繁多,未滿12歲以下的兒童不一定要使用含可待因的藥品。

可待因進入人體後,會代謝出其他活性代謝物而存在於血液中,若使用不慎,兒童容易增加鴉片中毒症風險,症狀包含呼吸減緩、異常嗜睡、癱軟、意識混亂、瞳孔變小、噁心、嘔吐、便秘、食慾不振,嚴重時會造成呼吸抑制,甚至導致死亡。

12歲以下兒童 慎使用可待因藥品

由於可待因可能造成兒童與哺乳中的嬰兒呼吸困難與減緩,造成危害,12歲到18歲間呼吸功能不全的兒童,也不建議使用含有可待因成分的藥品。近年來許多國家發生使用可待因後造成呼吸抑制的案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公告限制可待因使用於12歲以下兒童及哺乳的婦女。

我國食藥署公告含有可待因成分的處方藥,使用於12歲以下兒童時應謹慎評估,而含有可待因成分的非處方藥則禁用於12歲以下兒童,並要求國內廠商修正與變更含可待因成分藥品及仿單、警語、適應症、禁忌症等訊息,減少醫療人員與民眾疑慮。

(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36期)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感病毒易變異 幼兒打二劑疫苗才完整

 
314 人追蹤
追蹤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台灣歷年流感疫情約在11月下旬開始升溫,幼兒為流感的高風險群,家長不可不慎!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指出,不少媽媽們對於流感疫苗相關知識不夠熟悉,發生打了第一劑,沒打第二劑的狀況;他呼籲家長儘早帶家中寶貝接種流感疫苗,而且要記得打二劑。

得過流感還要再打疫苗嗎?

黃瑽寧醫師表示,常有媽媽問孩子之前已得過流感,身體有抗體,今年還要再打流感疫苗嗎?他解釋,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也稍有不同,因此即使過去曾感染過流感或接種過流感疫苗,每年還是應該按時接種疫苗。

別怕多挨針 打完疫苗保護全

由於小朋友的流感疫苗分成兩劑施打,不少媽媽帶孩子打完第一劑後,就認為夠了,打第二劑只是多挨針;對此,黃瑽寧表示,由於8歲以下幼童若首次接種流感疫苗時僅接種一劑,無法產生足夠抗體,因此家中如有8歲以下首次接種流感疫苗的幼童,應於初次接種疫苗4週後再接種第2劑疫苗,以獲得完整保護力。

勤洗手戴口罩 預防流感病毒入侵

黃瑽寧提醒,民眾平時應落實勤洗手,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應戴口罩,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防流感病毒侵襲。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齡懷孕不可怕!正確遵守10要點,寶寶媽媽都健康

 
 
高齡懷孕不可怕!正確遵守10要點,寶寶媽媽都健康
【早安健康/柳知沅(韓國未來小兒婦產科院長)】 

高齡懷孕 

隨著結婚年齡變晚,生第一胎的年齡也隨之往後延。過去的人約在20∼25歲結婚,現代人則約在30∼35歲結婚,所以30∼35歲、35歲以上才生小孩並非什麼特殊現象。在我的周遭也常見到高齡產婦,但本書以35歲做為高齡產婦的標準是有原因的。就社會的角度來看,35歲以上的孕婦並不算太高齡,但就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時,真的算高齡了。 

高齡懷孕的現象日益增加 

高齡懷孕是自然現象 

社會上對於初婚年齡漸晚與高齡孕婦的觀感已與過去大為不同了。但生理學上的人體年齡並沒有改變,因高齡懷孕而引發的危險性仍然存在。隨著年齡增長的老化現象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就如同到了40歲以後,罹患胃癌、乳癌的人數會急遽增加;到了50歲以上,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的人也會急遽增加,這些都是自然老化的一部分。 

健康的懷孕與生產 

高齡懷孕的問題並不像治療一般疾病那麼簡單。隨著老化而引起的身體衰老,需多加注意。在個人的努力與管控之下,自然也可以健康的懷孕與生產。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首先,需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已變衰弱了,因此,在懷孕過程中必須做特別的管理與控制。高齡孕婦會因身體適應力變差,而導致在懷孕過程中引起不適當的反應,於是罹患各種併發症。高齡孕婦需擁有事先預防、有效控制併發症的智慧、毅力與努力。徹底認識懷孕正進行到哪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並做好萬全的準備與預防。經由個人的努力,一定可享有健康的懷孕與生產。 

正確認識高齡懷孕的危險性 

唐氏症 
卵子是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時就已形成了。出生後這些卵子處於停滯狀態,到了青春期才開始變活躍。女性一出生時即擁有30萬顆卵子,一生當中會排出400多顆卵子。年輕時期排出來的卵子較為健康,滿40歲後排出的卵子因為長久以來處於停滯狀態,大部分的功能已減弱許多。 

這情況常導致出現染色體不分離的現象,因而提高了罹患染色體異常症─「唐氏症」的機率。正常人的染色體是兩兩成對的,而所謂唐氏症是指21號染色體因不正常的分離現象,多出了一個,換句話說,有三個21號染色體。這種不正常的分離現象會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長,出現的機率也隨之增加,依據統計,滿35歲後的產婦產出唐氏症兒的機率與年齡遽增。因此,滿35歲的婦女懷孕時,建議接受產前染色體檢測(NIPT)。(NIPT檢查參考175頁) 

自然流產 
自然流產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即是染色體異常。卵子與精子的相遇,結合成受精卵,並進行活躍的細胞分裂,當受精卵帶有遺傳性缺陷時,就很難繼續正常發育。因此,孕婦與先生的年齡都很大時,懷孕初期發生自然流產的機率自然會增加。隨著年齡的增長,孕婦卵巢、子宮裡的血流量也會減少,就無法供給足夠的血液量與荷爾蒙。因此,不能提供受精卵著床與成長發育的良好環境時,便提高了在懷孕初期發生自然流產的機率。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期間血糖無法正常進行調節,使血糖指數維持在高於正常值的狀態。到了懷孕中後期,因受到胎盤中分泌出的荷爾蒙影響而導致胰島素的阻抗性急遽加強,並使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功能,這時就會罹患妊娠糖尿病。糖尿病本身就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罹患率增高的代謝症候群。妊娠糖尿病也會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罹患率,需做好萬全的準備。 

妊娠毒血症 
妊娠毒血症是指因懷孕期間血管壁內皮細胞的變化,而導致血管裡的血漿流到孕婦身體的第三空間。當血管裡的血漿減少時,血壓就會隨之上升,讓全身出現浮腫現象。血管中的血流量減少時,通過胎盤輸送到胎兒的血液量也會隨之減少,就會導致子宮內生長遲滯。孕婦也可能因要輸送到腎臟、腦部、肝臟的血液量減少,而導致併發症等。孕婦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因為非正常的血管內皮細胞變化所導致的妊娠毒血症罹患率也隨之增加。 

剖腹生產的機率提高 
高齡產婦生第一胎的難產機率會提高。年齡大時,結合組織或骨頭結合用的韌帶不能順利接合,因而導致生產時不順利。年齡越大,體力就會越快消耗掉,產婦將胎兒往外推的力量也會減弱,於是產生了難產的現象。此外,當孕婦罹患懷孕綜合症(妊娠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時,剖腹生產(cesarean section)的機率也會大為增加。 

產婦死亡率與周產期死亡率增高 
產婦隨著年齡的增長,產後出血、難產、罹患妊娠毒血症的機率亦隨之增加,這意味著產婦死亡率也提高。而且,隨著產婦年齡增加,死胎、新生兒死亡等發生的機率也隨之增加。 

先天性畸形 
孕婦年齡滿35歲時,卵子功能會明顯下降。從一出生就在女生卵巢裡的卵子,直到排卵前,曾經 
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停滯期,因而會出現無法進行徹底分離的染色體分離異常現象,進而導致胎兒畸 
形。同樣的,隨著胎兒父親年齡的增加,這種現象也隨之增加。滿40歲以上的男性所生下的孩子,罹患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autosomal dominantinheritance)的機率也提高。染色體出現細微的缺陷與缺損,是卵子、精子的自然老化現象。 

試著瞭解高齡懷孕的健康十誡 

1.每週做3次有氧運動 
適當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強健孕婦的心臟與血管。透過有氧運動,可強化體力與肌力,有助於生產順利。變得健壯的心臟與血管就能輕易戰勝因懷孕所引起的血流動力學上的變化,也可幫助孕婦在孕期有效管控體重。適度的體重管控可預防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等。剛開始做運動時,強度不要太過劇烈,以逐日增加強度為宜。每個人懷孕時的基本身體狀況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先與婦產科主治醫師商量後,再開始適度地做有氧運動。 

2.每天服用葉酸劑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可幫助受精卵安全著床、神經管分化、進行造血作用。有懷孕計畫的時候,建議從懷孕3個月前開始每天服用400微克(μg)的葉酸劑。高齡孕婦因血液循環不順暢而導致荷爾蒙分泌量減少,因此必須服用葉酸劑,但一天的服用量無需高於400微克。只要每天持續服用,就可幫助受精卵安全著床、胚胎健康發育。

3.攝取鈣質 
隨著年齡的增長,孕婦罹患妊娠毒血症的機率也隨之增加。就目前的醫學水準,還無法百分之百預測及預防。不過,根據研究發現,讓鈣質量攝取不足且罹患妊娠毒血症的孕婦持續服用鈣片後,發現妊娠毒血症的症狀只呈現輕微現象。也就是說,持續服用鈣質可以降低妊娠毒血症的罹患機率,即使發病了,也只會出現輕微症狀。鈣質的建議攝取量為一天1000毫克。 

4.少吃麵粉類食品與糖類 
孕婦的年齡越大,內分泌功能會越低,於是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機率也隨之增加。妊娠糖尿病是指因懷孕所引起的荷爾蒙變化,使得無法正常調節血糖。而且,非複合碳水化合物的簡單碳水化合物,即加工過的單醣,也是使血糖急遽上升的肇因。因此,孕婦攝取過多單醣時,只會使血糖無法正常調節的狀況更加惡化,故請努力遠離精製麵粉製成的食物,才可正常調節血糖。妊娠糖尿病是因無法正常調節血糖而導致血糖增加,再將這些血糖通過胎盤輸送給胎兒。嚴重的話,會引起肺部發育遲滯、羊水過多、死胎等嚴重的併發症。 

5.遠離糖含量過高的水果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纖維質等,一般人認為有益身體健康。因此,有些孕婦常以水果做為主食,但甜甜的水果裡含有很多糖分。孕婦對糖分的反應敏感,會讓血糖急遽增加。然而,孕婦隨著年齡的增長,無法有效防禦這種糖分所引起的變化。因此,請孕婦在想轉化心情或想品嘗糖的味道時,適度吃一點甜度高的水果就好。 

6.控制體重 
懷孕期間需妥善控制體重,才可有效預防妊娠糖尿病、妊娠毒血症。體重過度增加時,有可能導致生產過程中的產道變狹窄,並會讓高齡產婦在生產時,容易感到體力上的疲倦,將胎兒推向產道的力量變弱。當產道變窄時,難產機率就會升高,不得不慎。為了達到順利生產的目標,不可讓體重過度增加。 

7. 持續做舒緩骨盆的姿勢或孕婦瑜伽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人的身體柔軟度會變差。高齡產婦骨盆韌帶的柔軟度與結合組織的柔軟度也會變差,因此平常請努力多做舒緩僵硬的骨盆韌帶運動。藉由做孕婦瑜伽,亦可提高全身的柔軟度,幫助順利生產。 

8.服用鐵劑 
高齡產婦在懷孕期間,隨著併發症的增多,難產、剖腹生產的機率也隨之增加。未曾發生過與懷孕、生產有關的出血症狀的孕婦,很難想像出血量會有多麼驚人。因此,平常需攝取足夠的鐵質,預防貧血症狀,也為未來生產的出血症狀做準備。請每天空腹服用30毫克以上的鐵劑。 

9. 接受產前先天性胎兒 
異常篩檢滿35歲以上的孕婦,產出的孩子罹患染色體異常症「唐氏症」的機率會增加。此外,孕婦的年齡也與產出先天性異常胎兒的機率息息相關。事先了解孕婦的年齡對胎兒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才能夠有智慧地做好萬全準備。 

10.保持正面的心情 
現在正處於到處都是高齡產婦的時代,「我也是高齡產婦,你也是高齡產婦」,高齡產婦再也不是什麼特別稀奇的存在了。滿40歲以上的初產婦數量與日遽增,而且大部分都能完成健康的懷孕與生產。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上會產生很多變化,不過只要做好徹底的管控與萬全的準備,即可完成健康的生育。 

40個星期的孕期,如果認為它很長,那麼時間就會變得很緩慢,但若認為它很短,自然覺得很快 
就結束了。請帶著「做得到」的自信與肯定的心情,來堅持下去吧!

高齡懷孕的營養菜單範例 
牛奶 
糙米飯 
炒高麗菜與花椰菜 
醃甜菜根&醃高麗菜 
佐檸檬醬汁的沙拉(橄欖油+蜂蜜+檸檬汁製成的醬汁)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懷孕生產最重要的大小事百科:婦產科醫師寫給新手父母,從孕前到產後的疑難雜症全解析!》/柳知沅(韓國未來小兒婦產科院長)/台灣廣廈 
書摘,《懷孕生產最重要的大小事百科:婦產科醫師寫給新手父母,從孕前到產後的疑難雜症全解析!》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吸收的鉛90%會傳給寶寶!慎選4飲食預防鉛從口入

 
孕婦吸收的鉛90%會傳給寶寶!慎選4飲食預防鉛從口入
【早安健康/江守山(腎臟科名醫)】好孕養胎最忌飲食汙染:鉛 

孕婦吸收的鉛90%會傳給胎兒 

鉛與汞同樣都是有毒的重金屬,進入食物鏈的模式與汞相似,容易受其污染的食材也相近,如大型海魚、中藥等,都常可驗出過量的鉛。此外,對台灣民眾來說,還要小心每天喝的水,因為鉛元素與水長期接觸後會析出,全台有長達數萬公里的老舊鉛水管,至少有三•六萬戶仍使用老舊鉛管供應食水,再加上有些民宅、大廈等供水系統會使用含鉛水龍頭等情況,所以我們飲用的自來水,很可能是被污染過的「鉛水」。假如再加上其他飲食,以及透過呼吸道吸入的鉛,生活中潛藏的鉛毒危機實在是不容小覷。 

鉛進入人體後,在軟組織與血液的半衰期雖然只有三十天,但它不易排除,因為身體會將鉛離子集中隔離、累積於骨骼中,一旦鉛進入骨骼後,半衰期將延長至二十年以上。假如發生在女性身上,懷孕時累積在骨骼中的鉛便會釋入血液,並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因此對未來有生育打算的女性來說,想避免孩子受到鉛的毒害,即刻起就得小心鉛毒,同時在懷孕前,最好到醫院進行血微量元素檢測,確定身體內鉛含量的指標合格後再懷孕。 

此外,孕婦和胎兒對鉛的吸收率比一般人更高,孕期防毒也相當重要。舉例來說,同樣程度鉛污染的食物,一般成人吃了之後大約會吸收十至十五%的鉛,但孕婦卻可吸收高達五○%,而胎盤對血液中的鉛也毫無屏障作用,所以孕婦體內九○%的鉛會通過胎盤給胎兒,進而導致胎兒的先天性鉛中毒。 

由於鉛會累積在身體,毒性會影響人體內所有的器官和系統,成人及孩童皆然,而且因為可通過胎盤,因此對打算懷孕的女性、胎兒和幼童更加危險。 

危害:造成男女不孕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前主任林杰樑生前參與的最後一篇生殖毒害研究,證實男性不孕與重金屬鉛有關,精液中的鉛濃度越高,精蟲數就越少。事實上,鉛對生殖系統是直接毒性,許多動物研究皆證實,鉛濃度過高會使生育力和生殖受損。二○一三年高雄醫學大學針對「血鉛值與不孕症」的研究結果也顯示,不孕症婦女平均血中鉛值(三•五五μg/dL)顯著高於具正常生育能力之婦女(二•七八μg/dL),再再證明當血鉛濃度微幅升高,對女性卵子或男性精蟲的數量與品質,都會引發負面影響。 

如何避免「鉛」傷害自己和寶寶? 

鉛可以透過飲食、呼吸或皮膚接觸吸收而進入人體,但正常狀況下又以飲食為主要管道,因此慎防「鉛從口入」,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執行。 

請注意!這些食物都可能含有「鉛」 

①水 

對台灣民眾來說,日常飲食中最立即該處理的是每天都要喝的水,也就是自來水中的鉛。雖然目前淨水廠供水被檢驗出的鉛含量(2015年0.25~7.76μg/L),的確低於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10μg標準,但人體的血鉛濃度越低越好,最好是零,所以不管是水還是其他食物都不應含鉛。有鑑於此,我們就必須自力救濟,例如清晨或假日後的第一道自來水,含鉛量最高,最好打開放掉一些再使用;或是自行安裝逆滲透淨水設備,以確保家中用水安全。 

②中藥 

《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研究發現,食用中藥的婦女,其母乳的含鉛量明顯比沒有吃中藥的母親更高,因此測量這些孕婦常吃的當歸、紅棗、枸杞、四物湯,結果所有的樣本都含鉛,其中四物湯的鉛含量更高達322.31μg/L。台灣消基會每年的中藥檢驗也一樣,年年都會檢出鉛和汞,而常用來治療小兒驚悸及解熱的八寶散、驚風散也常被檢出含有超標的鉛;由於無毒的安全中藥難尋,因此唯一的防範之道就是「不要吃」,特別是孕婦、哺乳婦女及6歲以下孩童,更是一定要避免。 

③罐頭食物 

有些罐頭常用的馬口鐵含有微量的鉛,而且有些罐頭在製造時也可能使用鉛焊接,由於罐頭食品之所以能長期保存,主要依賴於真空、密封和殺菌,因此在經過高溫消毒時(尤其是裝酸性食物),鉛便會溶出於食物當中。 

④皮蛋 

皮蛋是一種特殊的蛋加工品,通常以鴨蛋為原料,並透過浸漬鹼性浸漬液,來使蛋白凝膠轉為透明,讓口感更為Q彈。然而部分業者,為了避免凝結好的蛋白再液化,往往會在浸漬液中添加少許鉛、銅等重金屬以提高安定度,因此也是高含鉛風險的食物。 
  
不良的嬰幼兒玩具也可能含鉛! 

要提醒的是,嬰幼兒玩具中也可能含鉛。2008年美國便有600萬件玩具因為含鉛過高而被回收。由於嬰幼兒常喜歡把玩具或隨手可得的東西放入嘴裡吸吮啃咬,如此一來便會吃進大量的鉛,因此購買嬰幼兒玩具或用品時,一定要慎選合格產品才行。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安心好孕:江守山醫師教你遠離毒素,健康受孕、養胎、坐月子》/江守山(腎臟科名醫)/新自然主義 
書摘,《安心好孕:江守山醫師教你遠離毒素,健康受孕、養胎、坐月子》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眠不足與妊娠糖尿病的可能關聯

 
513 人追蹤
追蹤
 
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Sleep Medicine Reviews》日前刊登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孕婦睡眠不足,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的風險。

 
睡眠不足與妊娠糖尿病的可能關聯

妊娠糖尿病的患者會在懷孕時發展出異常高的血糖值,並可能導致胎兒出生體重過重、早產及胎兒呼吸窘迫等問題。妊娠糖尿病也可能增加母親日後出現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中作者自8個研究中蒐集共17,595位孕婦的數據資料,在調整過如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種族等多項因素後,分析結果顯示,每日夜晚睡眠時間不足6.25小時的女性,其發展出妊娠糖尿病的機率,較睡眠充足的受試族群高了將近3倍。

作者表示,睡眠缺乏與妊娠糖尿病之間的實際關聯機制尚不清楚,然而孕期間荷爾蒙的變化以及與睡眠不足相關的系統性發炎,可能造成胰島素抗性以及較高的血糖值。

研究刊登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的網頁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敏兒能養貓嗎?研究:其實反而減少氣喘風險

 
763 人追蹤
追蹤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許多家長視飼養寵物帶來的毛髮為家中孩子出現氣喘(asthma)的原因而極力避免,然而根據《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日前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刊登的最新發表,早期接觸過敏原反而可能避免相關症狀發生。 

研究中作者招募377位兒童作為受試者,自其4歲追蹤至5歲的年紀。作者藉由基因風險評估受試者,並調查其在家中是否會暴露於具有貓或狗的環境中。基因風險評估包括一種名為TT基因型(TT genotype)的分析,其變異型與氣喘高風險有關,也被認為與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具有關聯。 

實驗結果顯示,對於氣喘基因低風險的兒童族群來說,暴露於有貓咪的環境對其氣喘發生風險無顯著差別;然而在

氣喘基因高風險的族群裡,暴露於有貓咪的環境卻令其氣喘整體風險下降

,然而分析結果顯示,養狗的環境則無類似的影響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新聞出處/ 研究刊登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孕婦吃對魚,有益寶寶語言能力

 
763 人追蹤
追蹤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懷孕時有些飲食習慣必須改變,例如酒精飲料便是不建議女性於孕期飲用,然而部分食物可能對腹中胎兒有幫助,便會鼓勵多吃。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日前刊登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孕婦適量食用魚類,可能增進腹中胎兒的發育。 

在過去的研究中有科學家建議懷孕婦女應避免食用過多油魚(oily fish),以避免在體內累積過多汞金屬而傷害腹中胎兒的腦部。然而在本篇研究中,作者分析蒐集自將近39,000位母親及其子代的數據資料,結果發現在懷孕時食用適量魚類可能為其子代帶來好處。 
 

實驗結果顯示,每個星期食用油魚400g的孕婦族群,其子代具有相對較高的語言能力及溝通技巧。然而作者亦表示孕婦應避免每週超過400g的食用量,以避免汞金屬可能帶來的潛在危害。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新聞出處/ 研究刊登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1880年成立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要經營醫學、科學和技術資訊產品及出版服務的出版商。每年出版1800多種期刊和2200本新書,以及一系列創新電子資料庫。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眠不足與妊娠糖尿病的可能關聯

 
513 人追蹤
追蹤
 
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Sleep Medicine Reviews》日前刊登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孕婦睡眠不足,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的風險。

 
睡眠不足與妊娠糖尿病的可能關聯

妊娠糖尿病的患者會在懷孕時發展出異常高的血糖值,並可能導致胎兒出生體重過重、早產及胎兒呼吸窘迫等問題。妊娠糖尿病也可能增加母親日後出現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中作者自8個研究中蒐集共17,595位孕婦的數據資料,在調整過如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種族等多項因素後,分析結果顯示,每日夜晚睡眠時間不足6.25小時的女性,其發展出妊娠糖尿病的機率,較睡眠充足的受試族群高了將近3倍。

作者表示,睡眠缺乏與妊娠糖尿病之間的實際關聯機制尚不清楚,然而孕期間荷爾蒙的變化以及與睡眠不足相關的系統性發炎,可能造成胰島素抗性以及較高的血糖值。

研究刊登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的網頁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產後調理 麻油雞不要隨便吃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說:生化湯藥材

生產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生理事件。臺灣俗語說:『生贏雞肉香,生輸四塊板』。中醫特別重視“坐月子”,認為坐月子的好壞悠關女性生產後一輩子的身體健康。許多臨床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成功的產後休養,除了可以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況外,對於懷孕前母體的一些宿疾如子宮內膜異位、痛經及子宮肌瘤等,更是一個改善體質的契機。一位34歲女性患有嚴重的經痛,伴隨著子宮內膜異位情況已經多年,懷孕生產後至北市聯醫中醫科調理後,痛經症狀就再也沒為她的人生帶來困擾。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真正的坐好月子關鍵在於去瘀生新,古籍上說:「產後氣血大虛理宜峻補,但惡露未盡,峻補須防壅滯。」所以產後不能因身體虛弱就亂補一通,補是要有方法的。

而去瘀生新就成了子宮內膜異位、痛經及子宮肌瘤等疾病的關鍵,特別在於生化湯的使用,生化湯藥方為當歸、川芎、桃仁、生甘草及炮薑等五味藥,生化湯裡的當歸具有調和氣血作用,川芎和桃仁有活血止痛的功效,發揮去惡露作用,炙甘草能保護胃腸調整免疫,炮薑有溫經祛寒功效,能增強產婦的新陳代謝,也可預防風寒感冒,綜合以上功效,生化湯祛瘀生新作用對於子宮環境產生正面改善,也因此可以改善子宮肌瘤與子宮內膜異位狀況。

生化湯可排除掉產婦腹部的惡露,並且幫助身體製造新的血,這種作用對產婦很重要,但有些西醫婦產科醫師建議產婦不要服用,害怕產婦服後會有大量出血,其實只要在合格中醫師開立處方下服用,應不會有大出血現象。周宗翰提醒,中藥講求量身訂做,服用生化湯的前提是要在合格的中醫師指示下服用,並不建議直接去中藥房抓藥。

很多產婦在坐月子時,常常服用過多的麻油雞或十全大補湯之類的方劑,周宗翰表示,產後惡露仍多還是不要峻補的好,以免產婦惡露不淨腹痛連連,而且過於溫補反而對產婦容易提高產生痔瘡的風險,建議產婦真的是屬於氣血虛弱體質再服用比較適合。

產婦的脾胃功能往往較差,特別是在分娩後的半個月之內,更需受到保護。如果這時吃過於溫補油膩的食物,則容易使其脾胃運化功能受損,引起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因此應吃些清淡而又能健胃的食品,如豆腐、薏仁粥、玉米粥、紅棗薏仁粥、瘦豬肉湯、蒸蛋等。

分娩後,產婦面臨子宮復原,逐漸消除惡露,生殖道復原及整個體質的復原等問題。為此其飲食應當於營養,具有足夠熱量(每天需3,000卡熱量以上),產婦宜吃高蛋白的母雞湯、蒸蛋、豆腐製品、鯽魚、黃豆、小麥製品等。

產後藥膳多以藥粥和藥肉膳為主。粥中有稠厚米汁,食後可以實胃氣、補脾氣,粥油實毛竅。藥肉粥,血肉有情之品,可填精補血,十分適合產婦身體復原食用。月子做的好,老的也比較慢,產後坐月子是改變女性朋友改變體質的一個非常重要契機,請各位女性朋友一定要好好把握。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化湯改善產婦體質

 
151 人追蹤
追蹤
 
【記者戎宿安/台北報導】

生產是許多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生理事件,在生產完後的坐月子時期,若有好好調理,將有助改善婦女的子宮環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就分享一名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生產後透過使用生化湯及正確的坐月子後,成功改善其體質。

周宗翰指出,根據許多臨床經驗都認為,一個成功的產後休養,除了可以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況外,對於懷孕前母體的一些宿疾如子宮內膜異位、痛經及子宮肌瘤等,更是一個改善體質的契機。

周宗翰說,曾有一名34歲的個案患有嚴重的經痛,伴隨著子宮內膜異位情況已經多年,在懷孕生產後,到北市聯醫中醫科進行調理後,其痛經症狀就再也沒為她的人生帶來困擾。

在中醫理論認為,孕婦產後的去瘀生新是子宮內膜異位、痛經及子宮肌瘤等疾病的關鍵,重點在在於生化湯的使用。

生化湯藥方由當歸、川芎、桃仁、生甘草及炮薑等五味藥所構成,其中的當歸具有調和氣血作用,川芎和桃仁有活血止痛的功效,發揮去惡露作用,炙甘草能保護胃腸調整免疫,炮薑有溫經祛寒功效,能增強產婦的新陳代謝,也可預防風寒感冒。綜合以上所提到的功效,讓生化湯有祛瘀生新的作用,因此對於子宮環境產生正面改善,進而可以改善子宮肌瘤與子宮內膜異位狀況。

生化湯能排除掉產婦腹部的惡露,幫助身體製造新的血,這種作用對產婦很重要,但有些西醫婦產科醫師建議產婦不要服用,害怕產婦服後會有大量出血,其實只要在合格中醫師開立處方下服用,應不會有大出血現象。周宗翰提醒,中藥講求量身訂做,服用生化湯的前提是要在合格的中醫師指示下服用,並不建議直接去中藥房抓藥。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泌乳量與豐滿無關 取決於激素、催產素

 
151 人追蹤
追蹤
 
【記者戎宿安/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都會有胸部較豐滿,未來能夠更加有助乳汁分泌的觀念,執業中醫師周宗翰指出,事實上,奶量的多少是取決於「泌乳激素」和「催產素」的運作,因此豐不豐滿與乳汁多寡沒有關係。

周宗翰指出,想要哺乳要順利,其實在產前就該提前準備,因為婦女在生產時會大失氣血,而氣血在中醫認為是乳汁的生化之源頭,所以產前的調理在於健運脾胃,使氣血生化充盈,食物透過脾胃消化生成氣血,肝血則可以供應子宮乳腺營養,所以愈到懷孕後期愈要注意儲存媽咪生產的體力、氣血。

通常在懷孕20周左右,乳腺就會開始製造奶水,周宗翰建議產婦在產前2個月時,就可以補充高品質的蛋白質,但要避免厚重油膩的飲食,減輕身體的負擔。

等了產後當媽咪傷口復原較穩定時,也就是泌乳激素最旺盛的時候,建議在這個階段,哺乳媽咪可以開始加強補充泌乳食物,除了營養均衡之外,只要掌握蛋白質、水分及適量油脂的飲食原則,便能幫助製造出更多的母乳。

此時包含豆漿、酒釀湯圓、雞湯、花生豬腳、魚湯等有助發奶的食物,都可酌量攝取,同時也必須增加蔬菜水果的食用量,以預防產後便祕的情況。

有些媽媽則是因為睡眠不足,使得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造成的奶水不足,所以讓媽媽有充足的睡眠,將有助於乳汁的生成,讓睡眠品質變好,身體機能恢復,自然能分泌奶水。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肝氣不疏 產後憂鬱風險高

 
151 人追蹤
追蹤
 
【記者戎宿安/台北報導】

產後憂鬱症是真實存在的疾病,並非患者裝出來的,因此叫患者「不要想就好了」的作法,通常沒有任何幫助。執業中醫師周宗翰指出,中醫有暴怒傷肝,憂思傷脾,氣生百病的說法,因此當肝氣不疏時,也更容易得到產後憂鬱症。

包括過去曾是重度憂鬱症患者或為其他精神疾患,平時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的患者,在懷孕過程中即有來自生活的壓力而產生憂鬱或焦慮症狀者,都屬於容易出現產後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另外,在懷孕或生產時曾經出現妊娠高血壓、糖尿病、早產或是生產等併發症等,也是產後憂鬱症的高危險群,建議在懷孕期便可開始做好預防措施,例如藉由改變生活環境、尋求家人親友的支持或尋找醫師協助等,將能避免產後的憂鬱症狀。

周宗翰也指出,由於中醫有暴怒傷肝,憂思傷脾,氣生百病的說法,肝氣不疏也就更容易得到產後憂鬱症,而中醫在治療產後憂鬱的特色是了解產後婦女生理及心理變化、重視產婦體質個別差異,並根據臨床症狀及產婦的體質、心理狀況作辨證治療。

現今中藥早已普遍運用在坐月子中,而且民眾接受度高,因此輕度、中度產後憂鬱患者,擔心服用西藥抗憂鬱劑影響哺乳,或是不願意看精神科門診,中醫藥能提供另一種不錯的治療選擇。

但重度產後精神疾病如:嚴重自殺傾向、自我感覺喪失、傷害嬰兒或妄想幻覺,同時可能合併躁症或憂鬱症的患者,建議採取中西醫併治,以減少產後重度抑鬱症所帶來的傷害。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吃什麼才不會反胃?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台中報導

懷孕是孕育新生命的重要過程,孕期的營養關係著母親與胎兒的健康。懷孕第一期(前三個月)胎兒主要處於器官形成階段,此時胎兒生長緩慢,並不需要額外增加熱量,但是吃高營養價值的食物更顯重要。懷孕會因為胚胎生成而產生變化,容易有孕吐的現象,孕吐症狀會因人而異,嚴重會影響胎兒的營養供應。台中榮總王文宏營養師,提供以下預防孕吐的方法供準媽咪參考:

1.     盡量選擇自己想吃的食物;避免可能會讓妳覺得噁心的食物或味道。

2.     少量多餐。

3.     多吃富含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C的食物。

4.     吃些蘋果、葡萄、梨等爽口水果或選用酸甜可口的水果入菜,例如: 奇異果、柳橙、柳橙汁等,適合害喜的孕婦食用。

5.     清爽的涼拌菜。

6.     喝薑茶:可添加甘蔗汁,溫和不傷腸胃,可減輕反胃的症狀。

7.     避免油炸、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8.     適當的做一些緩和的運動,如散步、簡單保健操,可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情。

王文宏營養師指出,孕吐通常在懷孕12週左右會自行消失。一般情況下,孕吐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也有些準媽媽情況較嚴重,可能導致脫水、體重下降。若出現脫水、暈眩、心跳加速或嘔吐次數多、無法進食或嘔吐物夾有血絲等都建議立刻就醫。

怎麼吃,營養不發胖?

王文宏營養師說,媽咪在懷孕的過程中,必須經歷體重增加、身材變形,許多愛美的媽咪們,非常擔心產後的身材無法恢復,積極忌口又怕胎兒營養不足,其實只要用對方法,就能吃得營養又健康。在懷孕期間體重增加以10至14公斤為宜, 體重增加過多容易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壓、難產、需緊急剖腹產、傷口發炎及產後大出血等併發症。體重增加太少則容易有早產、胎兒過小等問題,此外要提醒肥胖的準媽媽,懷孕期間不宜減重。

王文宏強調,自懷孕第二期起,每日約需增加300大卡的熱量及增加10公克蛋白質(依個人狀況調整)。除了每日增加300大卡的熱量及10公克蛋白質之外,需攝取足夠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以應付胎兒的成長需求:

懷孕期間的飲食強調質要精,量適當,建議如下:

1.     每天喝2杯牛奶(每杯240c.c.)。

2.     每天吃1個新鮮蛋,少吃皮蛋、鹹蛋。

3.     每天約吃7兩肉類或魚類;其中至少吃1〜2兩紅肉,例如:瘦牛肉、羊肉、動物血、肝臟、腰花或豬肉等。其他可選用雞肉或魚類等;魚類多選用深海魚類,例如:鮭魚、秋刀魚、鯖魚、白鯧、鰻魚、牡蠣等。

4.     每天吃1份黃豆製品,例如:半盒豆腐、1碗豆漿、2〜3片豆干等。

5.     多選用深綠色或深黃紅色蔬菜。

6.     多選用富含維生素C及類胡蘿蔔素的水果,例如:柳橙類、芭樂、木瓜、番茄、草莓等。

7.     多選用全穀類取代白米飯或白麵包,份量和平常量一樣。

8.     烹調方式以清淡為宜,避免油炸及甜膩食物。

9.     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可樂、濃茶等。

10.   減少含糖飲料。

11.   避免抽菸、喝酒,也避免吸到二手菸。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育要趁早 給寶寶健康的開始

 
138 人追蹤
追蹤
 
青年日報社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研究顯示,高齡婦女流產、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風險增加,胎兒發生先天缺陷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國健署昨日提醒年輕男女,及早規劃人生大事,婚育趁早,也能及早規劃下一胎,給孩子一個伴。

依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5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歲,女性29.7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自101年起開始超過30歲,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105年已拉高為30.7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約占1成9。

依據國健署105年出生通報資料,每1百位活產新生兒中,有9.4位出生時體重小於2千5百克(低出生體重),有9.8位為早產兒(懷孕週數小於37週);若以產婦年齡分析,以25至29歲組別發生新生兒低出生體重比例最低,早產兒比例也以25至29歲組別最低;40歲以上則高達每1百位新生兒中有15.9位,約為25至29歲組別的2倍。新生兒早產,除易為低出生體重或極低出生體重外,也容易因器官未成熟產生相關問題,包括視網膜病變、聽力受損等病症。

國健署為提升孕期健康,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為防治遺傳性疾病,對34歲以上、本人或配偶罹患或家族有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等高風險孕婦,提供產前遺傳診斷及遺傳性疾病檢查。

國健署依生命歷程編印「新婚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及「兒童健康手冊」,提供從孕前、孕期、產後及新生兒照護相關資訊,也建置「孕產婦關懷網站」、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歡迎多加利用。

國健署提醒適齡生育,給寶寶健康的開始,也能及早規劃下一胎,給孩子一個伴。(本報資料照片)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準爸爸逾40歲 增寶寶自閉風險

 
17 人追蹤
追蹤
 
記者黃安琪╱台北報導

男性「老來得子」也須當心!衛福部國健署指出,逾34歲的高齡產婦生子恐增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先天缺陷等風險,研究顯示,準爸爸超過40歲,生育能力下降,寶寶罹患自閉症等疾病可能也與此有關,呼籲男性把握40歲前適齡生育。

內政部統計,民國100年國內平均初婚年齡男性31.4歲、女性29歲;直至105年男性增長為32歲、女性延後至29.7歲;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自101年起超過30歲,直至105年已拉高為30.7歲,國人晚婚也晚育。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技施靜儀表示,寶寶健康與孕婦年齡有關,高齡產子除可能增加孕婦罹患妊娠糖尿病與高血壓風險外,寶寶也有較高的早產、染色體異常與先天缺陷、低出生體重風險,但準爸爸的生育年齡,也可能影響寶寶心理健康。

施靜儀說,據冰島與英國研究小組,針對冰島男性、年齡介於20至40歲的家庭進行研究,隨準爸爸年齡愈大,對寶寶的基因愈有決定性影響,增加基因突變風險,40餘歲以上的準爸爸,除可能生育力下降外,與寶寶罹患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等疾病相關。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不孕症科主任李新揚解釋,針對準爸爸與胎兒健康的研究雖還需實證支持,卻顯見男性也有黃金生育期;施靜儀指出,隨國人晚婚趨勢,建議男性生育年齡應於40歲前、女性應於35歲前。

李新揚說,高齡產婦除應定期產檢外,懷孕20周可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檢查胎兒包含腦部、腸胃道、心臟等神經性異常,產檢時檢測有無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壓,及早預防且控制,降低子癲前症風險,也應檢查胎兒染色體,接受產前遺傳診斷及遺傳性疾病檢查。

編輯推薦

 

吸收率超過95%!兩片鮪魚生魚片 甲基汞就超量

一天上3次,代表沒宿便很健康?中醫師:錯!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不急做人 高齡生育影響寶寶健康

 
142 人追蹤
追蹤
 
【記者連翊君/台北報導】

依據國民健康署105年出生通報資料,每100位活產新生兒中有9.4名出生時體重小於2,500克,9.8名早產;國健署昨(27)日提醒,新生兒早產易為低出生體重或極低出生體重外,易因器官未成熟產生相關問題,包括腦室內出血、視網膜病變、聽力受損、慢性肺部疾病及開放性動脈導管等常見合併症。

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5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歲,女性29.7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自101年起開始超過30歲,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105年已經拉高為30.7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占19.54%。

國健署表示,現代女性因考量學業、職涯規劃及升遷機會,將婚育計畫延後常是選項之一,或認為人工生殖科技進步,未來可藉人工生殖孕育下一代,不急著生第一胎或下一胎。

但根據國健署104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配偶間人工生殖受術妻年齡與懷孕率及活產率關係,人工受孕的成功機率自34歲起仍會隨著年齡之增加而下降,小於35歲懷孕率為50.2%、活產率為39.3%,但超過40歲則降低至19.3%、8.7%。且在人工生殖的過程中,受術夫妻往往需受麻醉、取卵及等待胚胎著床之身心之苦。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指出,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增加,且隨著準媽媽年齡升高,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發生其他先天缺陷的發生率也隨之提升。

另研究也發現,準爸爸的年齡對寶寶健康亦是種風險,40餘歲以上的準爸爸,除可能生育力下降外,與寶寶罹患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等疾病相關,顯示適齡生育對寶寶健康的重要性。國健署呼籲年輕男女,及早規劃人生大事,婚育也應趁早。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長期失眠 不孕增3.7倍

 
132 人追蹤
追蹤
 
【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電】

想生寶寶,睡個好覺很重要。三總最新研究指出,女性若長期失眠,恐使荷爾蒙失調,不孕風險將比一般女性高出三點七倍,而且對於正值黃金生育年齡的二十六至三十歲女性影響最大。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約十一點三%,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深受慢性失眠所苦,以高齡長者、女性最為嚴重。

參與研究的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一多表示,近年有研究指出,醫護人員的輪班作息恐導致生理時鐘混亂,增加不孕風險,而長期失眠同樣會打亂生理時鐘,但至今卻無人證實睡眠障礙和不孕是否有關。

根據統計,全台二十五至四十四歲的女性中,有近二成多年深受失眠所苦。王一多說,長期失眠不僅會影響腦部運作、減少褪黑激素分泌,還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調,增加不孕風險。

三總胸腔內科主任彭忠衎以及婦產科研究團隊分析二○○○年至二○一○年的健保資料,鎖定曾因睡眠障礙就醫、沒有不孕問題的一點六萬名二十至四十五歲女性患者,證實長期失眠確實會增加女性不孕症風險,研究結果十一月發表在國際期刊「睡眠」(Sleep)。

研究發現,女性一旦失眠長達六年,不孕症風險就會漸漸顯現,而失眠女性的不孕風險竟比一般女性高出三點七一八倍。

在各年齡層中,失眠對於正值生育黃金年齡的二十六至三十歲女性影響最大,不孕風險是一般女性的五點一四六倍;其次是三十一到三十五歲,不孕風險是一般女性的三點三五六倍。

一般女性隨年紀漸長,不孕風險也將隨之增加,但在失眠族群裡卻恰恰相反,二十至二十五歲女性的不孕風險竟比四十一至四十五歲女性高出十五點三四九倍。

王一多解釋,研究發現,二十至二十五歲女性中約十二%有焦慮、憂鬱問題,四十一至四十五歲族群僅約八%,很可能是年輕族群工作壓力大,才會導致失眠及不孕問題。

參與研究的三總婦產部主治醫師劉勇良表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加上晚婚、晚生,平均六、七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有可能是男性精蟲出問題,也可能是女性的子宮、卵巢疾病所致。

劉勇良建議,女性想避免不孕,平時應維持良好作息、避免輪班工作,多吃蔬果、多做有氧運動活絡身體的細胞,最好在三十二歲以前的黃金生育年齡生孩子,如果真有不孕問題應及早就醫,了解是否有子宮、卵巢相關疾病或睡眠障礙,及早治療。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肝帶原媽媽會傳染給小孩嗎? 想降低傳染風險妳可在孕期這樣做

 
65 人追蹤
追蹤
 

「媳婦有B肝帶原且e抗原陽性,快生寶寶了,會傳染給胎兒嗎?」有位準備抱孫的民眾來信提問:「我兒子在北京工作5年多了,去年娶個上海媳婦,媳婦再一個月就要生寶寶了。但最近我才知道媳婦是B肝帶原者,且血中e抗原陽性,但不知道病毒量是多少。產科醫師叫我不要緊張,說寶寶出生後會打疫苗及免疫球蛋白,但我還是擔心孫子會不會被感染到?」

對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護理師表示:「孕婦產檢時抽血檢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g)都為陽性時,代表為B型肝炎母嬰傳染的高危險群,因此在寶寶出生後,要於24小時內接種第一劑B肝疫苗及公費的免疫球蛋白,接下來並按時於寶寶第一及第六個月大時,完成第二、第三劑的B肝疫苗接種,新生兒會成為帶原者的機率已低於10%。若希望讓母嬰傳染的機率更低,媽媽可進一步接受病毒量檢測。若病毒量大於2×105  IU/mL,媽媽可在懷孕第三期考慮使用對胎兒較安全之抗病毒藥物(如惠立妥或喜必福),來降低傳染給新生兒的機率。」

 

===醫學小百科===

檢視相片
 
惠立妥(Tenofovir)

惠立妥(Tenofovir)

惠立妥(Tenofovir)是2011年上市的口服抗病毒藥物。

惠立妥的優點
惠立妥用來對抗B型肝炎病毒的效果很好,可以有效的抑制B型肝炎病毒複製,減少肝臟發炎機會。根據臨床研究統計,連續使用長達8年,尚未有抗藥性產生。

而若曾經使用過其他抗病毒藥物治療過,當需要再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時,惠立妥仍能有效的抑制病毒,不會因曾經接受過其他抗病毒藥物治療而影響其治療反應。除了干適能外,惠立妥與其他的B型肝炎治療的抗病毒藥物不具有交叉抗藥性,亦可作為其他抗病毒藥物出現抗藥性時的救援用藥物。

惠立妥如何使用
惠立妥是口服藥,建議劑量為每日一次,一次一顆(300毫克),可和食物併服或單獨使用,沒有空腹或服用時機的限制,建議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服用。

惠立妥的副作用
對於惠立妥成分過敏者,不宜使用。在副作用方面,惠立妥較常見的副作用有噁心、腸胃道不適、皮疹、頭痛、疲倦,但發生機率不高,且停藥後症狀大多可獲得緩解。惠立妥有極低(<2%)的機率會使腎功能受損,長期使用亦可能導致骨質流失。

惠立妥經由腎臟代謝,因此,中重度腎功能不佳病患(肌酸酐清除率低於 50 ml/min),或血液透析病患,在治療期間需要依照醫囑調整服藥頻率並監測腎功能。

醫師小叮嚀:口服抗病毒藥物服用須知
腎功能不佳者需調整使用狀況:不是每天服用,可能延長至每三天甚至一周服用一次。

檢視相片
 
喜必福(Telbivudine)

喜必福(Telbivudine)

喜必福(Telbivudine)也是一種口服抗病毒藥物,已於民國96年7月正式在台上市。

喜必福如何使用?應使用多久?
喜必福是口服藥,建議劑量為每日一次,每次600毫克,可和食物併服或單獨使用。

喜必福的優點
喜必福具有強效的降病毒作用,藥物的懷孕等級是B級,所以可以用於孕婦。

延伸閱讀:
《好心肝》雜誌第80期【肝爹信箱】
B型肝炎治療小手冊

【肝爹信箱】
來電詢問→ 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
來函詢問→ 1. 郵寄:台北市公園路30-1號6樓
2. Email:ask@liver.org.tw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怎麼吃? 中榮設計孕期飲食範例

 
128 人追蹤
追蹤
 
【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孕婦怎麼吃,寶寶才能健康?臺中榮民總醫院王文宏營養師,為準媽咪設計一套孕期飲食範例,使用富含營養素的食材,搭配色彩豐富的各式蔬菜水果(見圖),充足的膳食纖維加上適量的水分,可預防便秘的發生,現公布在網站上讓準媽咪享受美味外,又能吃的健康,減少身體負擔,開開心心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台中榮總王文宏營養師說,懷孕是孕育新生命的重要過程,孕期的營養關係著母親與胎兒的健康。懷孕初期不少孕婦會害喜,但第一期(前三個月)胎兒主要處於器官形成階段,此時胎兒生長緩慢,並不需要額外增加熱量,但是吃高營養價值的食物更顯重要。懷孕會因為胚胎生成而產生變化,容易有孕吐的現象,孕吐症狀會因人而異,嚴重會影響胎兒的營養供應。

醫院提供預防孕吐的方法供準媽咪參考:

1.盡量選擇自己想吃的食物;避免造成吃噁心的食物或味道。2、少量多餐。3.多吃富含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C的食物。4、吃些蘋果、葡萄、梨等爽口水果或選用酸甜可口的水果入菜,例如:奇異果、柳橙、柳橙汁等,適合害喜的孕婦食用。5.清爽的涼拌菜。6.喝薑茶:可添加甘蔗汁,溫和不傷腸胃,可減輕反胃的症狀。7.避免油炸、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8.適當的做一些緩和的運動,如散步、簡單保健操,可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情。孕吐通常在懷孕12週左右會自行消失。

而準媽媽怎麼吃,才能有營養又不會發胖?營養師也建議如下:1每天喝2杯牛奶(每杯240c.c.)。2.每天吃1個新鮮蛋,少吃皮蛋、鹹蛋。3.每天約吃7兩肉類或魚類;其中至少吃1~2兩紅肉,例如:瘦牛肉、羊肉、動物血、肝臟、腰花或豬肉等。其他可選用雞肉或魚類等;魚類多選用深海魚類,例如:鮭魚、秋刀魚、鯖魚、白鯧、鰻魚、牡蠣等。4.每天吃1份黃豆製品,例如:半盒豆腐、1碗豆漿、2~3片豆干等。5.多選用深綠色或深黃紅色蔬菜。

6.多選用富含維生素C及類胡蘿蔔素的水果,例如:柳橙類、芭樂、木瓜、番茄、草莓等。7.多選用全穀類取代白米飯或白麵包,份量和平常一樣。8.烹調方式以清淡為宜,避免油炸及甜膩食物。9.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可樂、濃茶等。10.減少含糖飲料。11.避免抽菸、喝酒,也避免吸到二手菸。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生第二個寶寶 先問你的氣夠用嗎?

 
126 人追蹤
追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自從鼓勵生育,以前街坊鄰居見面都問:「吃飽了嗎?」現在全改成:「要生第二個嗎?」如果回答不生,對方還不依不饒問:「為什麼不生呢,你們家又不是養不起……」

氣和血是懷孕的兩個重要條件

唉,拜託,生孩子是力氣活好嗎?像我這樣平時活得上氣不接下氣的人,這一點點氣勉強只夠生活自理,哪裡還有氣生小孩!生小孩要氣嗎?當然。從懷孕開始就要。為什麼呢?因為胎兒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外界條件,也就是母體條件:氣和血。

 

氣就像一個溫室,給胎兒最好的孕育環境;血就像養分,供養胎兒形成和生長,缺一不可。
否則就算卵子和精子都正常排出,千辛萬苦見了面,也是絕戀。

 

要是氣血充足呢?兩人見面立刻乾柴烈火。

 

所以說,家庭條件還是很重要的,貧賤夫妻百事哀,不然就算精子身體好,和卵子見了面也沒有卵用(沒有卵用!原來出自這裡!哎呀呀,我真是人才……)。講這些是為了說明,中氣不足的女人連懷孕都很困難,所以想順利懷孕,得先把氣補上。氣不足,即使懷上了,孕育起來也很困難,會得很多妊娠病。

「妊娠所以多病者,土溼而木燥也」(黃元御《金匱懸解》),意思就是,妊娠的時候之所以會得病,都是因為脾溼和肝氣不舒。這是怎麼形成的呢?說到底還是脾氣不足,氣虛所導致。因為脾氣虛了才會脾溼,脾溼後身體的圓圈轉不動,或者逆轉了,就會導致很多病症。

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生第二個。隨著年齡增長,女性三十五歲會達到身體發育的頂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 《黃帝內經》: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此時的氣血本來就在衰退,已經不是那麼適合孕育新生命了。

有人說,我們的祖輩生了一堆孩子,不都活得好好的嗎?對啊,但人家是從幾歲開始生的呢?以一個二十二歲開始生小孩的女人來說,就算每三年生一個,生到第五個,也不過三十四歲而已。

 

不要光看別人生小孩的數量,要看別人生小孩的年齡。氣血足的女人,生出來的小孩才健康,因為腎精來源於父母。

 

我常看到有些夫妻已近中年,自己的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臉色蠟黃,沒什麼精神,卻打算生第二個,我覺得實在是對自己和對小孩不太負責任。隨著父母精血的品質變差,孩子的先天也會很弱。看看周圍的親戚朋友,是按照兄弟姐妹的年齡順序去世的嗎?其實不是,對不對?很多家庭,反而是最小的弟弟或妹妹還不太老就先走了。就是因為他們出生時,父母的年齡已經比較大了,先天就比較弱。

我遇到最多的產婦問題,大多是生了兩個小孩的媽媽們,她們普遍的現象是,生完第二胎後,身體突然出現很多狀況。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容易疲憊,身體抵抗力差,睡眠品質糟糕,很容易生病。圓圈基本上全部轉反了,該降的反升,該升的反降。對照一下,統統都是氣虛的症狀。
從懷上到孕育,再到生出來,產婦最需要的不是錢和閒(當然沒有這兩樣也很慘),而是中氣!氣不足,血的循環也會出問題,因此會出現很多與氣血相關的病症。從外貌上,氣虛的人還會有以下表現:

 

怕傷中氣可用小米粥、南瓜、紅薯養生

如果你是超過35歲才生第二胎的媽媽,是不是中槍了呢?當然,如果生第一胎就是高齡,結局也一樣。生不生第二胎,千萬不要跟風,也不能隨便因為婆婆媽媽們的幾句勸導就貿然行動。這是你的生命和另一個生命的品質問題,一弄不好就是兩敗俱傷。第二胎絕對是個力氣活,你得客觀評估。

「故產後之病,切以中氣為主。」(黃元御《金匱懸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萬一你不幸有了上述的氣虛症狀,切記以滋養脾胃為主。在哺乳期,本人建議把小米粥熬得稀稀的當水喝,多吃南瓜、紅薯和大棗。過了哺乳期,建議適度服用補中益氣丸。

剛生完可用「玉屏風散」調體質

也推薦另一個方子「玉屏風散」。它的成分是黃芪、白术、防風。黃芪補中益氣,白术健脾利水,防風袪風解表。這個藥方就像是為體虛的人建起一道屏障,阻擋外界的風寒,適用於氣虛、多汗,特別容易傷風感冒的人。玉屏風散有中成藥,中藥行一般都有販售,連續吃一個月,因為中成藥大多藥性緩,對於剛剛生產完、抵抗力很差的產婦來說,將有效調理體質。

世界上很多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更沒有該與不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你確定要當高齡產婦,就好好調理身體,為你和寶寶打好堅實的身體基礎,補足氣血,才是未來幸福的保障。

所有的高齡媽媽都不容易,她們付出的絕不只是精力和時間,還有很難彌補的氣血。爸爸們一炮而紅後,還請多多體諒老婆,因為孕育寶寶實在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簡單。這世上唯一能讓虛弱的媽媽們盡快恢復的,就是愛。

(本文摘自/醫本正經:漫畫秒懂中醫/時報出版)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吃什麼才不會反胃?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台中報導

懷孕是孕育新生命的重要過程,孕期的營養關係著母親與胎兒的健康。懷孕第一期(前三個月)胎兒主要處於器官形成階段,此時胎兒生長緩慢,並不需要額外增加熱量,但是吃高營養價值的食物更顯重要。懷孕會因為胚胎生成而產生變化,容易有孕吐的現象,孕吐症狀會因人而異,嚴重會影響胎兒的營養供應。台中榮總王文宏營養師,提供以下預防孕吐的方法供準媽咪參考:

1.     盡量選擇自己想吃的食物;避免可能會讓妳覺得噁心的食物或味道。

2.     少量多餐。

3.     多吃富含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C的食物。

4.     吃些蘋果、葡萄、梨等爽口水果或選用酸甜可口的水果入菜,例如: 奇異果、柳橙、柳橙汁等,適合害喜的孕婦食用。

5.     清爽的涼拌菜。

6.     喝薑茶:可添加甘蔗汁,溫和不傷腸胃,可減輕反胃的症狀。

7.     避免油炸、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8.     適當的做一些緩和的運動,如散步、簡單保健操,可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情。

王文宏營養師指出,孕吐通常在懷孕12週左右會自行消失。一般情況下,孕吐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也有些準媽媽情況較嚴重,可能導致脫水、體重下降。若出現脫水、暈眩、心跳加速或嘔吐次數多、無法進食或嘔吐物夾有血絲等都建議立刻就醫。

怎麼吃,營養不發胖?

王文宏營養師說,媽咪在懷孕的過程中,必須經歷體重增加、身材變形,許多愛美的媽咪們,非常擔心產後的身材無法恢復,積極忌口又怕胎兒營養不足,其實只要用對方法,就能吃得營養又健康。在懷孕期間體重增加以10至14公斤為宜, 體重增加過多容易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壓、難產、需緊急剖腹產、傷口發炎及產後大出血等併發症。體重增加太少則容易有早產、胎兒過小等問題,此外要提醒肥胖的準媽媽,懷孕期間不宜減重。

王文宏強調,自懷孕第二期起,每日約需增加300大卡的熱量及增加10公克蛋白質(依個人狀況調整)。除了每日增加300大卡的熱量及10公克蛋白質之外,需攝取足夠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以應付胎兒的成長需求:

懷孕期間的飲食強調質要精,量適當,建議如下:

1.     每天喝2杯牛奶(每杯240c.c.)。

2.     每天吃1個新鮮蛋,少吃皮蛋、鹹蛋。

3.     每天約吃7兩肉類或魚類;其中至少吃1〜2兩紅肉,例如:瘦牛肉、羊肉、動物血、肝臟、腰花或豬肉等。其他可選用雞肉或魚類等;魚類多選用深海魚類,例如:鮭魚、秋刀魚、鯖魚、白鯧、鰻魚、牡蠣等。

4.     每天吃1份黃豆製品,例如:半盒豆腐、1碗豆漿、2〜3片豆干等。

5.     多選用深綠色或深黃紅色蔬菜。

6.     多選用富含維生素C及類胡蘿蔔素的水果,例如:柳橙類、芭樂、木瓜、番茄、草莓等。

7.     多選用全穀類取代白米飯或白麵包,份量和平常量一樣。

8.     烹調方式以清淡為宜,避免油炸及甜膩食物。

9.     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可樂、濃茶等。

10.   減少含糖飲料。

11.   避免抽菸、喝酒,也避免吸到二手菸。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丁寧晉升三寶媽咪.期許自己能夠更放鬆面對生活

 
8 人追蹤
追蹤
 

或許,很多人對於已經47歲的丁寧懷孕生產這件事感到驚訝,其實,就連丁寧本人都相當意外,雖然第三胎的生理狀態讓她明顯感受到不同於以往,但仍努力提升自己的能量,全心全意,享受孕育新生命的美妙過程,她也期許自己能夠以更放鬆、坦然的姿態,做自己、做一個夠用的媽媽。

檢視相片

「這一胎最麻煩的問題是耳嗚,經常會聽不清楚旁人講話,有時候上節目會很自責,自己沒辦法展現最完美的一面給觀眾。」丁寧表示前二胎多在懷孕28周後才陸續出現明顯的生理不適,但這一胎竟在懷孕初期就出現大大小小的狀況,不過,這也使得丁寧更積極準備接受這一場長達280天的「孕」動競賽。

產後恢復狀態更勝以往.運動是關鍵

採訪當日,丁寧才剛生完一個月左右,相信讀者能從照片裡發現,她的體態維持的非常好,她自己則表示,產後至今已經瘦了九公斤,而且這一胎從產後三周,醫師告知傷口恢復的差不多時,才開始進行走路、伸展腰腹等和緩運動,飲食僅把握均衡、清淡料理原則,多喝魚湯、多吃蔬果。

檢視相片

丁寧說,「因為運動增加肌肉比例,使得熱量燃燒更快速,雖然,三胎都是剖腹產,但是,比起前二胎,這一胎在產後下床的那一刻,並無如同過去般舉步艱辛!運動對人體的好處真的難以說盡。」

哺乳交織高度喜悅與恐懼

 

「親餵時,看著寶寶滿足的小臉,內心的安定與喜悅,讓身為母親的我感到榮幸。」很多媽咪在分享哺乳經驗時,經常會把哺乳和快樂畫上等號,也有研究指出,親餵時會促進腦內啡的分泌,讓媽咪感到心情愉悅,丁寧則認為,「哺乳是件很奇妙的事情,單純以快樂無法說盡,尤其是第三胎特別有感覺,親餵時會摻雜著高度喜悅與高度恐懼,其他媽咪似乎也有相同感受,只是她們並不知道這種感受是恐懼所造成的。」

檢視相片

她表示,「哺乳時看著孩子心滿意足的小臉,會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產物,很榮幸能夠擁有他,這是喜悅的部分,但同時,也會開始思考是不是因為自己太愛孩子了,開始擔憂,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無法預測的狀況隨時在發生,而自己又有多大能力可以保護懷裡的這個小生命呢?」這種複雜的感覺,應該只有哺乳媽咪才能感同身受吧!

讓情緒流動.勇敢面對內心真實感受

丁寧坦言,生三胎其實在產後都有很明顯的憂鬱情緒,無論是電影情節或社會新聞,只要和孩子有關的負面題材,就會讓她邊看邊哭,甚至害怕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孩子,當下,另一半也會要求她不要再看相關新聞或電影。

她認為,在學習瑜伽的過程裡,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逃避自己內心的任何感受,即便是痛苦」,因此,她和先生說,「你就讓我哭吧!」因為她知道,勇敢面對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讓情緒流動,不壓抑、不忍受,總有一天,總會理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她說,「產後兩周,突然了解,這個世界可能真的很混亂、瘋狂,但是我相信,孩子會有自己成長的方式,身為母親就是支持他,並在我能做的範圍內保護他,因為,我還是要把他的人生交由他自己負責。」

當個夠用的媽媽就好

初為人母時,丁寧覺得自己一定要當個一百分的媽媽,但現在的她,期許自己,能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像是運動、按摩等,她說,「妳不只是一個媽媽,妳還同時兼具老婆、女兒等多重身分不是嗎?」她相信,呵護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不要只專注於有沒有把孩子照顧好這件事,因為他們一定會很好,多留點時間給自己吧!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媽咪養胎不長肉!必備5大營養素,體重不亂飆

 
487 人追蹤
追蹤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孕期體重控制,一直是女性關心焦點。醫師指出,懷孕期間若想將體重控制得宜,可先知道自己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MI),也就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BMI小於24屬於正常指數,孕期體重可增加10至14公斤,且必須注意體重增加的速度,避免過胖或是營養不足。

檢視相片
 
孕媽咪養胎不長肉!必備5大營養素,體重不亂飆

根據馬偕醫院針對2700名孕婦所做的一項最新本土調查發現,懷孕前BMI不要超過24,生產時BMI不要大於27,如此在生產時母子均安的機會較大。馬偕醫院婦產部高危險姙娠科主任陳震宇醫師指出,孕媽咪懷孕期間,雖然不適宜減重,但體重控制很重要,會直接影響到孕婦本身與胎兒的健康。

孕期體重管理 BMI是關鍵

事實上,體重過輕或過重對孕婦及胎兒都不好,調查發現,孕期體重過輕時,會增加早產及低體重兒;反之,過重則會增加剖婦生產、產後出血,及子癲前症等高風險,建議孕前BMI應維持在18.5至24,或5至75百分位;生產時,BMI應維持≦27,或5至75百分位為宜。

不過,懷孕期間體重該增加多少才好,並沒有一定答案,而是依孕前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參考,並應注意體重增加的速度。如懷孕前BMI小於18.5,屬於體重過輕者,整個孕期建議增加約12.5至18公斤,第2、3孕期每週增加0.5至0.6公斤;BMI介於18.5至24.9標準體重者,則建議增加11.5至16公斤,於第2、3孕期每週增加0.4至0.5公斤。

至於孕前體重為過重或肥胖、BMI在25至29.9者,體重增加則應控制在7至11.5公斤;BMI大於30者,屬於肥胖的準媽媽,整個孕期體重增加不應超過5至9公斤。

檢視相片
 
孕期體重控制很重要,只要秉持「吃的好、不如吃的巧」的原則,就能將孕期體重控制得當。

養胎關鍵:吃的好、不如吃的巧

同時,陳震宇醫師也提醒,正確飲食攸關孕期體重管理,孕婦一般在初期每天約多增加150卡熱量的攝取即可,12週前體重較孕前約增加1至2公斤,等到中後期則每天可多增加300大卡的攝取,控制在每週約增加0.5公斤,經常測量體重,可避免體重增加速度失控。

只要秉持「吃的好、不如吃的巧」的原則,就能將孕期體重控制得當,並使胎兒獲得良好的營養,但在食物當中也有許多「不碰為妙」的清單,例如容易引發過敏的帶殼海鮮、芒果、巧克力,及不新鮮的魚類,儘量少吃或不吃;而高油脂、油炸類、醃漬類、高鹽分、燻烤類或辛辣味等重口味的烹飪及調味方式,都會刺激腸胃,不利於孕婦消化及吸收。

另外,咖啡、茶、可樂及酒類等含有咖啡因及酒精的飲品,也最好避免,以免影響母體健康與胎兒的成長發育;食物最好都經過烹飪,避免生食肉類、生魚片、蛋,否則恐增加細菌感染的機率。

體重控制:補充5大營養素

其次,懷孕期間,建議孕婦應多補充5大營養素,幫助胎兒及身體所需的營養。

1.蛋白質:建議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如豆、魚、瘦肉、蛋、奶製品等,都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2.葉酸:要多補充葉酸,幫助寶寶腦神經的健全發展。一般食材中如綠色蔬菜、全穀根莖類、豆類等都含有葉酸,一般孕婦每日攝取0.4mg的葉酸即可,若有特殊情況可諮詢醫師、營養師的營養補給建議。


3.鈣質:可多食用富含鈣質的食材,如奶製品、小魚乾、綠色蔬菜、黃豆製品(如豆腐、豆干、豆漿)等,以天然食材為補鈣的首選為佳。


4.維生素:懷孕過程中也需要補充鈣、鋅、鐵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B、C等,因此,建議也可徵詢醫師建議吃適合孕婦吃的綜合維生素,以補充所需的營養成分。


5.DHA:可以幫助寶寶腦神經的正常發育生長,日常飲食中可適量從深海魚類、藻類、亞麻仁油等攝取DHA,或徵詢醫師建議,選擇魚油等保健食品來補充。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孕新趨勢:孕前做單基因遺傳疾病篩檢

 
487 人追蹤
追蹤
 
華人健康網 /特別報導

【華人健康網/特別報導】擁有健康活潑的寶寶,是許多爸媽的心願,更有爸媽不惜代價百萬求子,只為圓一個幸福家庭夢。更令人心碎的是,有一些夫妻在寶寶出生後,才發現小寶貝有先天性疾病。究竟如何才能優生優育,孕育健康新生命呢?

檢視相片
 
好孕新趨勢:孕前做單基因遺傳疾病篩檢

單基因遺傳疾病知多少

單基因隱性遺傳疾病,是指由單一個基因變異所導致的疾病,並由隱性遺傳模式傳給下一代。隱性遺傳模式表示當夫妻二方各自攜帶一份隱性遺傳疾病的基因變異(也就是帶因者),每次懷孕都有25%的機率生育隱性遺傳疾病寶寶;而下一代成為帶因者的機率是50%。目前估計有10,000種單基因疾病被報導,種類相當龐雜。為了從根本上防範單基因遺傳病寶寶的誕生,婚前/孕前單基因遺傳病篩檢,將成為新世代篩檢的趨勢!

不可忽視的遺傳疾病風險

在一般民眾的認知裡,會覺得單基因隱性遺傳疾病相當罕見,只有數萬分之一的發生率,應該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從國外統計數據來看,帶有隱性遺傳基因變異的民眾比例極高!以十種常見的單基因隱性遺傳疾病為例:海洋性貧血、裘馨氏肌肉萎縮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遺傳性耳聾、血友病、苯酮尿症、威爾森氏症、龐貝氏症等,帶有這十項疾病變異基因的民眾高達26%,每四人就有一人有帶因的機會,一百對夫妻之中大約有兩對可能生下患病的寶寶,是常被輕忽的危險因子。

另一個常見的困惑是沒有家族史,目前身體都很健康的民眾,是否就不需要做檢測呢?隱性遺傳疾病的特性在於基因變異隱藏在家族中,當後代生育患病者時,往往才容易發現自己是帶因者,此時已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及家庭重擔。因此,婚前/孕前進行單基因遺傳疾病的篩檢,可以避免世代隱藏的危機突然爆發。

檢視相片
 
單基因隱性遺傳疾病 是不可忽視的遺傳疾病風險。(圖片提供/台灣基康)

次世代基因定序 全面篩檢單基因遺傳疾病

相對於傳統篩檢(PCR-based)單一基因分別檢測的方式,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e, NGS)一次可以檢測多個基因甚至全基因組,且不受限於特定的疾病種類,能進行全面性完整篩檢,降低生育單基因疾病兒的風險。若夫妻雙方同時進行檢測,即可得知彼此是否帶有同一個基因變異,可協助專科醫師判斷下一代的罹病風險。

檢視相片
 
建議結婚男女準備懷孕前,應該到醫學中心進行詳細的遺傳諮詢評估。(圖片提供/台灣基康)

完整諮詢服務 守護幸福家庭

若夫妻雙方都是同一種隱性遺傳疾病的帶因者時,建議在準備懷孕前到醫學中心進行詳細的遺傳諮詢評估,了解後代的基因風險,並開始防範措施。若夫妻選擇人工生殖,可以考慮執行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針對單一變異基因進行檢測後,確認是正常胚胎再植入母體。如果是自然妊娠時,可以透過產前基因診斷,如:絨毛膜取樣術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CVS)或羊膜腔穿刺術(Amniocentesis)取樣分析,來確認胎兒的健康狀況。

孕育小生命之前,提早檢測自己的基因變異,及早進行生育規劃,迎接好孕新生活!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吃蝦蟹、益生菌,寶寶易過敏?

 
487 人追蹤
追蹤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過敏是惱人疾病,很多孕婦擔心生下過敏兒,所以包括:蝦、蟹、花生、雞蛋、芒果等,這些容易致敏的食物,都避而遠之。醫師指出,過敏是可以預防的,孩子未來是不是過敏兒,在受精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跟孕婦的飲食生活習慣沒有太大關係,目前可利用遺傳基因篩檢,降低一半的過敏發生風險。

檢視相片
 
孕婦吃蝦蟹、益生菌,寶寶易過敏?

婦產科醫師林思宏在新書《樂孕》中指出,現在過敏兒越來越多,孕婦也都很擔心吃了哪些東西,會不會提高生出過敏兒的機率。國內最新調查發現,近8成孕婦不敢吃易致敏的食物。國內最新調查發現,近8成孕婦不敢吃易致敏的食物。

胎兒過敏 遺傳基因主導

事實上,過敏與基因及遺傳有強烈相關性,父母一方若有過敏體質,胎兒遺傳過敏的機率便會提高,簡單來說,胎兒是否帶有過敏基因,在受精卵受精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

通常醫師建議孕期避開孕婦本身會過敏的食物,是為了避免妳不舒服,而不是預防胎兒過敏,畢竟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孕期中的飲食會造成胎兒的過敏。所以,只要是不會造成妳本身過敏的食物,孕期還是可以放心吃,不會影響胎兒。

檢視相片
 
林思宏醫師(如圖)強調,孩子未來是不是過敏兒,在受精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圖片提供/高寶書版)

益生菌防過敏 缺乏實證

另關於「服用益生菌能不能預防胎兒過敏?」,林思宏醫師認為,其實西醫文獻對於益生菌的作用尚未有定論,也還沒證實單靠益生菌就能夠有效預防胎兒產生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症狀。

事實上,市售的益生菌是活性微生物製品,意在改變宿主的胃腸道菌叢、清除壞菌,與過敏基因並沒有直接關連。因此,想要在孕期透過吃益生菌降低過敏的遺傳機率,效果相當有限。但如果孕婦還是想藉由益生菌改善自身體質,建議一定要先諮詢醫師,了解最新研究的狀況、有沒有新菌種開發,以及是否真的對身體有益再服用。

過敏基因檢測 預防過敏

林思宏醫師強調,現階段看來,過敏真的是一件防不勝防的事,畢竟基因不是孕媽咪少吃2隻蝦、多吞2瓶益生菌就能改變的。因為除了本身的體質基因之外,出生後是否遭受過敏原刺激,也是過敏會不會發病的主因。

另若孕媽咪本身已是過敏患者,應該就先做好胎兒也可能是過敏體質的心理準備,最重要的是,與其孕期擔心吃這吃那可能導致胎兒過敏,不如花點時間規劃家中環境,例如:避免使用太多地毯、窗簾等容易堆積塵蟎的家具,也不要買一堆絨毛娃娃堆在嬰兒床旁邊等等,藉由環境改善、生活照顧等方式,減少孩子出生後受過敏原刺激的風險。

檢視相片
 
遺傳基因檢測,能讓孕婦降低50%以上的發病風險。

林思宏醫師提醒,雖說預防勝於治療,但對於無法預防的狀況,孕媽咪能做的就是提早了解,才能對症下藥。建議可利用「過敏基因檢測」,經由棉棒採檢、取得新生兒口腔黏膜細胞後,於基因實驗室中進行基因分析。

如果新生兒被驗出帶有高風險過敏基因點位,醫師便會針對狀況跟家長進行衛教、教導家長如何用有效的方式照顧,進而降低50%以上的發病風險。或是如果新生兒來不及在出生時接受採檢,出生後也可隨時到門診採檢,同樣有機會達到「及早發現、及早預防、降低風險」的效果。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胎難求 中醫:先生過重太太難受孕

 
1.4k 人追蹤
追蹤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0日電)有些夫妻生下第一胎後,第二胎卻遲遲沒消息,中醫師王雅秀今天表示,不孕問題不全在女方,有男性因過度肥胖導致精液品質不佳,直到甩掉肥肉,戒菸戒酒,才讓妻子順利受孕。

一對經營便利商店的夫妻,生完第一胎後,等了7年一直無法生第二胎,王雅秀表示,這對夫妻前來求診,發現問題出在先生,由於夜班員工不好找,為了跟員工搏感情,先生經常相約員工吃消夜,而且愛喝冰啤酒,體重達121公斤,加上喝酒、抽菸和熬夜,導致精液品質不佳,精蟲過少,太太因而難以受孕。

王雅秀指出,患者去年8月就診後,進行減重及調理身體,建議調整飲食,使三餐正常,同時攝取均衡營養,還減少冰飲、酒類及含糖飲料,加上適度運動,患者大約瘦了10公斤時,太太就成功受孕,順利於3個月前產下等待7年的第二胎。

王雅秀說,門診中不孕問題,常發現出在男性身上,可能與男性工作、應酬而染上不良飲食、生活作息不正常等有關,建議不孕治療最好夫妻一起看診,才能找出問題所在,提高受孕機率。1061120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治療不孕無秘方 但有特色

 
96 人追蹤
追蹤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很多人普遍晚婚,婦女不孕情形也很常見。壢新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威達昨表示,傳統中醫治療不孕常分前後兩步驟,亦即辨證論治輔以月經週期療法,這是中醫治療不孕的一大特色,並無所謂的秘方,只要平衡身心,改善生殖功能,比如恢復月經規律、促進排卵、提升卵巢品質,如此可望提高受孕率。

陳醫師指出,第一階段辨證分型論治,先將不孕婦女體質證型進行分析,比如腎虛不孕、血虛不孕、肝鬱不孕、瘀血不孕、宮寒不孕、痰濕不孕、濕熱不孕等,找出患者體質證型就能用方遣藥。第二階段月經週期療法,依據不孕婦女所處不同月經週期,比如經後期、排卵期、經前期、行經期,再給予微調中藥方。

陳威達醫師指出,其實治療成功受孕案例當中,有些婦人患有婦科病,包括多囊卵巢症候群、巧克力囊腫、輸卵管不通、輸卵管功能障礙、排卵功能障礙、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子宮內膜發炎、子宮頸炎、反覆性白帶、高泌乳激素血症、甲狀腺功能異常、卵巢早衰、腹腔沾黏、月經不規律等。另外,還有自體免疫疾病、癌症化療後等疾患。

中醫、西醫可以共同治療不孕症,中醫療法可望提高受孕率,也能輔助西醫提升不孕症成功受孕率,甚至經過中醫調理之後,婦人接受西醫人工生殖受孕成功。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避免產後心臟衰竭 5要點防血栓塞!

 
118 人追蹤
追蹤
 
 
避免產後心臟衰竭 5要點防血栓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陳小姐自懷胎6月起,因子宮收縮,臥床安胎直到生產,產後隔天呼吸跟心跳加速,血氧濃度下降。緊急將陳小姐轉診,經診斷為肺栓塞。會診心臟內科、心臟外科醫師並手術後,終於解除陳小姐的危機。

初期症狀喘 久引發心臟衰竭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張炳勛表示,肺栓塞指由心臟通往肺部的肺動脈突然被血塊塞住,肺部血液供應不足,病人會喘,而心臟的血打不出去,會產生心臟衰竭,死亡率非常高。

醫師掌握懷孕過程中的病史非常重要,若是不知陳小姐長期臥床安胎病史,醫師可能就無法快速診斷,建議孕婦最好找固定的醫師產檢、生產,才能第一時間掌握各種病情變化。

保持身體活動、補充水分 預防肺栓塞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鄭進和提醒,懷孕時容易血液循環不良,安胎久躺不動更容易發生血管栓塞。若是單腳腫脹、痠痛、變色、發熱,走路後更痛,按摩抬腿後仍無法改善,可能代表腿部靜脈栓塞。若是呼吸困難、心跳加速、胸痛,就可能是肺栓塞的症狀,產後更要特別小心,應盡速就醫。遵循以下5要點,預防孕期血管栓塞:

1) 避免久站久坐不動

2) 控制體重

3) 穿彈性襪

4) 喝充足水

5) 必要時由醫師處方抗凝劑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寶貝口水流不停,是身體太寒?中醫推麵線拌這油顧脾胃

 
451 人追蹤
追蹤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明明幫小寶貝「收涎」了,但孩子過了1歲口水卻還是滴滴答答流不停,該怎麼辦?相信這是不少爸媽們常有的困擾。而民間更謠傳:「小孩『度脺(小孩1歲)』後,口水還是流不停,是因為身體太寒,要吃麻油煎蛋驅寒。」的說法。到底寶寶化身口水怪,和身體虛寒有沒有關係?吃麻油能幫助改善嗎?且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檢視相片
 
小寶貝口水流不停,是身體太寒?中醫推麵線拌這油顧脾胃

嬰幼兒流口水很正常!1歲後未改善才需留意

陳玫妃中醫師表示,在討論如何改善孩子滿足歲後,口水仍流個不停的現象前,不妨先來了解為什麼嬰幼兒會有流口水的現象。其實,這是因為3、4個月大的嬰兒,是孩唾液腺發展最快速的時機;但由於此時他們的吞嚥功能尚未發展完全,再加上口腔較小,因此便容易使分泌出的口水流出口腔外,彷彿沒關的水龍頭般流個不停。

而隨著年齡逐漸增長,開始食用副食品後,孩子對於口腔周遭肌肉的控制、吞嚥能力也會跟著提升,流口水的問題也會逐漸改善。一般來說,孩子滿周歲後,流口水的情況就會大幅降低。不過,1歲後孩子的口水如果還是滴個不停,就要注意可能是平時給孩子的咀嚼練習不夠,或是五臟六腑發出的健康警訊。

小兒口水止不住是身體太寒?中醫:脾胃虛弱是關鍵

至於,孩子周歲後口水流不停,到底是不是身體太寒惹禍?吃麻油煎蛋有幫助嗎?陳玫妃中醫師指出,其實中醫認為小兒是陽剛之體,一般不會有體質太寒的問題。導致其口水川流不止的關鍵,應與其體內濕氣過重、脾胃虛弱、脾濕有關。因此,並非體質太寒所致,也不建議食用性質較燥熱、上火的麻油。

檢視相片
 
脾虛體質的孩子除了容易流口水、鼻水(偏稀)流不停、活動力下降,以及容易感冒、感染等症狀外;往往也會伴隨有食慾不佳、吃多就吐、生長曲線趨緩(身高、頭圍低於同齡標準)、體重過輕的問題。

事實上,脾虛體質的孩子除了容易流口水、鼻水(偏稀)流不停、活動力下降,以及容易感冒、感染等症狀外;往往也會伴隨有食慾不佳、吃多就吐、生長曲線趨緩(身高、頭圍低於同齡標準)、體重過輕的問題。因此,在日常保養上建議從調理脾胃、增加消化、吸收能力著手,比方有補氣、健脾之效的兒肥散就是常見的中醫方劑。

調理寶貝脾胃還能這樣吃~苦茶油拌麵線啵棒!

不過,想要妥善調理孩子脾胃機能,難道非得讓孩子吃中藥不可嗎?孩子怕苦怎麼辦?陳玫妃中醫師指出,其實只要善用中醫食療,適度將健脾補胃、性平的四神湯煮肉粥,或是,以有潤腸、顧胃的苦茶油拌好消化的麵線,都是很適合孩童食用、調整脾虛體質、改善口水流不停問題的食補好選擇:

檢視相片
 
苦茶油拌麵線材料有,麵線1把,生薑絲(可加可不加)、鹽巴少許,苦茶油適量。

★苦茶油拌麵線(1人份)

材料:麵線1把,生薑絲(可加可不加)、鹽巴少許,苦茶油適量。

作法:

1.以大火將500c.c.清水煮滾後,轉中火放入麵線,待麵線變軟即可撈起,放入碗公備用。

2.接著依個人口味拌入適量苦茶油、生薑絲,以及加鹽調味(因麵線已有鹹度,不再加鹽也可),攪拌均勻後即可食用。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期皮膚癢又癢 六招助緩解

 
10 人追蹤
追蹤
 

懷孕時皮膚問題總是讓孕媽媽們傷透腦筋,擔心用藥會影響寶寶健康、不處理又感到搔癢難受。禾馨醫療孕婦皮膚病特別門診蔡昌霖醫師提醒,眾多藥物裡仍有懷孕、哺乳時可安全使用的藥物,建議仔細與醫師討論病情,遵循醫囑用藥,避免擅自使用成藥;此外日常生活中也應加強保濕、避免高溫流汗等,都有助改善皮膚的不適症狀。 



孕期遇到濕疹、癢疹、及蕁麻疹等皮膚問題,該怎麼辦才好? 

1. 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診斷 
首先,建議與皮膚科醫師仔細討論皮膚病況(包括開始的時間、部位及進展等)、過去病史(如皮膚過敏、氣喘、鼻炎體質等)與用藥紀錄(規律服用之藥物或保健食品),也要清楚讓醫師知道目前懷孕中。
然而,有時過敏原就藏在日常生活經常接觸的東西裡,因此建議看診時可以詳細列出日常接觸用品,如保養品、妊娠霜、按摩油等產品,以利診斷。 

2. 不要排斥吃藥、擦藥 
懷孕媽媽總是擔心口服藥會影響胎兒健康,但其實在懷孕的每一個時期(懷孕前、中、後期及哺乳期)都各有很多皮膚科口服藥可以安全使用而不會有影響胎兒之虞。只要仔細挑選安全的藥物,準媽媽們也可以安心的接受治療。 

3. 加強塗抹皮膚保濕產品 
懷孕期間許多準媽媽們肚子與手腳的皮膚會變得更乾燥,光是乾燥就會讓癢感加重。因此,建議選擇成份安全的保濕產品加強塗抹,洗澡、泡澡後應立即替全身擦上乳液,必要時可在擦乳液前薄薄噴上一層保濕噴霧,以加強保濕效果。 

4. 避免過度清潔 
過度清潔也會讓皮膚角質受損、乾燥。建議選用洗淨力較溫和的洗劑,並避免使用去角質產品。 

5. 避免高溫、流汗的環境 
高溫、流汗會增加癢感。出汗時應儘快擦乾,或換上乾淨的衣服,以維持身體乾爽;或以風扇、空調維持舒適的室內溫度。 

6. 避免辛辣的食物 
辛辣或刺激性的食物常會讓患部癢感加重、皮膚變得更加紅熱發癢,建議應避免食用。 

孕期皮膚問題,建議諮詢「皮膚科」 


專家諮詢:禾馨醫療 孕婦皮膚病特別門診 蔡昌霖醫師

延伸閱讀

 

■  孕期常見的皮膚問題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媽咪藥物成癮 小心賠上新生兒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國內藥物濫用整體盛行率為1.29%,其中12至64歲民眾,就有23萬人曾藥物濫用,且多數多為吸食安非他命,海洛因等成癮性藥物者,若為孕婦長期使用,非但會對嬰兒造成傷害,當嬰兒出生後,還可能因此出現藥物戒斷症狀,得住院安排治療。

 

孕婦成癮性藥物 恐使藥物堆積胎兒

 

出現新生兒戒斷症候群,主要因媽媽在懷孕期間使用嗎啡類或其他成癮性藥物,這時藥物就會通過胎盤和臍帶,堆積在胎兒身上,當寶寶出生後,突然中止對成癮性藥物的接觸,這時就會出現臨床戒斷症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安國表示指出,這時寶寶就會出現像煩躁不安、過度激動或全身性抽搐的中樞神經系統等問題,嚴重甚至可能呼吸急促、自主神經失調。

 

吸食短效型成癮性藥物 新生兒三天內出現症狀

 

新生兒出現戒斷症候群的時間不定,若媽媽使用短效型成癮性藥物,約三天內就會出現症狀;周安國醫師指出,若使用半衰期較長的成癮性藥物,症狀則較晚才出現,且持續較久,治療上,則以定期評估症狀的嚴重度、降低環境或聲音刺激等支持性療法為主,但若屬於較嚴重新生兒藥物戒斷症狀,就得依賴嗎啡類或抗癲癇的藥物治療。

 

罹戒斷症候群 新生兒出院後需持續追蹤

 

臨床上,通常接受適當藥物治療後,新生兒出院後大多可成功戒斷症狀,但這時後續的照護以及神經學追蹤更不可忽略;周安國醫師提醒,孕產期的藥物濫用,不但會對新生兒健康造成傷害,後續照顧者的身體狀況、經濟等社會支持都得一併考量評估,新生兒的長期預後更得仰賴出院後的照護品質,和定期門診追蹤,因此對於藥物濫用的孕產婦,入院後就得需要婦產科、小兒科和社工室共同合作,才能給予適合的照護和協助。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寶貝「聽見」幸福 出生3個月內是關鍵

Kairos

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至4‰,聽篩1年確診近9百位聽損兒,出生3個月內是關鍵期!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先天性聽損如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未來可達到接近正常語言和身心發展。

甯甯剛出生時,安排新生兒聽力篩檢時發現異常,經醫師確診為雙耳為重度聽損以上的聽損,由於早期發現,接受聽語治療與復健後,現在3歲的甯甯已是一個能說及愛唱歌的小女孩。

國民健康署提醒,新生兒聽力篩檢未通過者,家長要儘速在寶寶出生3個月內接受進一步確診,把握寶貝聽語治療的黃金時期。自101年起,國健署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至今年已經滿5年,105年篩檢率達98%,篩檢未通過而應進行後續確診者有2,251人,完成確診者為1,938人,當中確診出889位聽損兒,另313位新生兒聽力篩檢未通過者,卻沒有接受進一步確診,佔篩檢未通過者比例的14%。

國健署表示,如新生兒接受聽力篩檢未通過者,請家長莫驚慌,應儘快帶寶寶至醫院進一步做診斷性的檢查,確認是否有聽損、聽障情形及其嚴重程度,並遵從醫師依據寶寶個別情況之建議,儘早進行聽語治療及復健等療育或配戴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輔具,增加幼童透過聽覺學習語言的機會,而政府對於助聽輔具及療育交通費亦有相關補助措施。

此外,由於部分幼童因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所致的聽障症狀不明顯,加上幼童自己不會表達及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常被家長忽略,專家建議讓3-4歲的孩子再次接受聽力篩檢。

(畢翠絲/台北報導)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招哄睡寶寶大法 照顧新生兒不再熊貓眼

寶寶睡眠裡,藏著哪些秘密?

你知道嗎?6個月內寶寶睡眠跟成人不同,不能期望寶寶一覺到天亮,此時期也不宜訓練寶寶自行入睡、睡過夜,以免對寶寶造成不好的影響。這是為什麼呢?

3個月內寶寶 50%睡眠是淺睡

台北慈濟醫院護理部督導李孟蓉表示,3個月內寶寶睡眠與活動分為六個部分,分別為安靜睡眠、活動睡眠、半睡半醒、安靜清醒、活動清醒、哭鬧,其中安靜睡眠為熟睡期,約佔35%至45%;活動睡眠為淺睡期,約佔45至50%。由此可知,雖然新生兒一天的睡眠時數,長達14至18個小時,但寶寶睡眠多為淺睡期,要到6個月大睡眠發展才較完全,較能適應熟睡期。

寶寶易驚醒 為保護自己本能

此外,新生兒睡眠時多為淺睡,很容易受到驚醒,一方面是為了維持與外界環境的溝通,讓他餓了、冷了、熱了的時候,可隨時透過哭鬧或其他方式告訴爸媽。另一方面,寶寶進入淺睡期,能產生內在刺激,促進腦部發育,增進對外界環境敏感的程度,刺激呼吸、心跳功能的運作,守護寶寶不受嬰兒猝死症的傷害,但一旦進入熟睡期,保護呼吸、心跳的這些功能,則會受到影響。一般說來,出生1至4個月的寶寶,這種自我調節睡眠的能力,會比較明顯。

4個月以下寶寶 禁止趴睡

李孟蓉強調,4個月以下的寶寶,頭部還不會轉動,絕對不能趴睡。尤其當寶寶剛餵完奶,趴睡容易有嗆奶、窒息的危險。

教你哄睡寶寶七大絕招

由此看來,新生兒階段寶寶睡眠斷斷續續、容易驚醒,其實是保護自己的機制。難道新手爸媽在寶寶出生的6個月內,只能過著睡不飽、以熊貓眼示人的生活?別擔心,還是有一些方法,幫助爸媽哄睡寶寶,讓寶寶較快速入睡。

招數1:包巾哄睡法

出生1、2個月的寶寶,還是感覺像在媽媽的子宮,所以營造在媽媽子宮裡的睡眠環境相當重要。因此可用包巾把寶寶包起來,就像築巢的概念,讓寶寶睡在裡面,手腳趨於中線,會更有安全感。

招數2:抱走哄睡法

抱著寶寶,走動哄睡,也是模擬寶寶在子宮裡的概念,寶寶被抱著猶如媽媽懷孕時走路的感覺。李孟蓉提醒,執行抱走哄睡法時,千萬不要搖晃寶寶,免得使寶寶受到傷害。

招數3:音樂哄睡法

在寶寶準備進入夢鄉時,可放一些聲音給寶寶聽,如心跳聲,讓寶寶感覺像在媽媽肚子裡聽到的心跳聲,或者如流水聲,像在媽媽肚子裡腸胃道蠕動的聲音,以及一些幫助睡眠的音樂,幫助寶寶比較容易睡著。這些音樂或聲音,市面上都買得到。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7年11月號。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產婦小心肺栓塞!孕期謹記5要點血管不栓塞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產後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速?小心,恐是肺栓塞惹禍!陳小姐自懷胎6個月起,便因子宮收縮問題,被迫臥床安胎直到生產,本以為孩子呱呱落地後就無大礙。沒想到產後隔天卻出現呼吸、心跳加速,甚至血氧濃度開始下降等疑似「肺栓塞」症狀。還好婦產科診所醫師警覺性高,立刻聯絡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進行轉診,在緊急會診心臟內科、外科醫師安排手術後,成功解除危機,讓陳小姐幸運撿回一命!

檢視相片
 
產後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速?小心,恐是肺栓塞惹禍!(圖片僅為示意,非事件當事人)

別小看「肺栓塞」!輕忽恐釀心臟衰竭奪命

什麼是「肺栓塞」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張炳勛醫師表示,所謂「肺栓塞」指的是由於心臟通往肺部的肺動脈突然被血塊塞住,造成患者肺部血液供應不足,進而出現呼吸急促、喘等症狀。

再加上,此時在肺動脈栓塞下,心臟的血流也無法順利打出去,因此更會導致心臟衰竭的發生,死亡率相當高。所幸,上述案例中的陳小姐發現的早、送醫即時,在經手術治療後也已順利出院,並回到原先婦產科診所附設的月子中心坐月子。

找固定醫師產檢、生產有這好處~掌握懷孕病史有利正確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童寶玲主任表示,從上述陳小姐的案例也不難看出,醫師掌握懷孕過程中的病史,還有對於第一時間的急救、處置有多重要。若事先不知道陳小姐有長期臥床安胎的病史,醫師可能就無法快速診斷。所以,建議孕婦在孕程中,最好能找固定的醫師進行產檢、生產,較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各種病情變化。

張炳勛醫師也強調,周全性、持續性的醫病關係對健康至關重要,希望民眾都能找個固定的家庭醫師,健保署所推動的社區醫療群內的醫師都受過相關訓練,足以為大家的健康把關,也能在不同專科之間互相支援。

檢視相片
 
建議孕婦不妨於孕期養成適度活動、充分飲水等5大習慣,來預防孕期血管栓塞的發生。

另外,中央健康保險署北區業務組也表示,台大新竹醫院和診所的合作模式是健保署推動家庭醫師制度和分級醫療政策的最佳範例,透過充分的交流和信任的合作關係,讓醫院和診所提供整合式照護服務,對醫院、診所和病人來說是三贏,也可以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浪費。

預防血管栓塞!孕媽咪孕期必養成這5大習慣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進和醫師也提醒婦女朋友,由於女性懷孕時本身就容易有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特別是安胎時久躺不動,更容易發生血管栓塞。建議孕婦不妨於孕期養成下列5大習慣,來預防孕期血管栓塞的發生:

習慣1/適度活動:避免久站久坐不動,要時常走動、伸展按摩腿部。

習慣2/控制體重:懷孕期間體重增長勿過快,一般建議增加10至14公斤為宜;至於詳細的孕期體重,仍應依照個人BMI值做計算較準確。

習慣3/穿彈性襪:適度穿著彈性襪施予腿部壓力,也有助於改善靜脈曲張問題。

習慣4/充分補水:建議仍應養成每日飲水適量的習慣。

習慣5/諮詢醫師建議:必要時可由醫師處方使用抗凝劑。

最重要的是,建議孕婦一旦出現單腳腫脹、痠痛、變色、發熱,走路後更痛,按摩抬腿後仍無法改善時,就要注意可能代表有腿部靜脈栓塞的問題。若是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速、胸痛,更要慎防可能是肺栓塞的症狀,尤其是產後要特別小心,應需盡速就醫。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辛苦我也樂在其中!」徐若瑄媽咪生活、減肥菜單大公開

檢視相片

【文/Beauty美人圈.粉圓】寫這篇稿時,耳機裡放著黑色餅乾的〈Timing〉,心裡感慨兩件事:一、為什麼這位小姐從出道到現在都長一樣……二、她從好年輕的時候就在工作了。V哥這個封號,背後藏的是14歲就扛起家計的辛苦。所以當她說「陪伴兒子長大的過程,讓我重新經歷一次童年,重新體驗生活」時,小編深深感受到:小孩帶給她的不只是為人母的快樂,更是身為「徐若瑄」專屬,幸福的第二人生。

 

檢視相片

溝通有妙招,拒絕教出媽寶!

Vivian和Dalton溝通時不會來硬的。例如覺得焦糖口味的牙膏太甜,她就會問香蕉跟蘋果口味你要哪一個啊~「其實我心裡覺得都ok,哈哈!」她是個開明的媽,會給Dalton自主權,也會把他當大人一樣溝通。「就像我覺得女人不用變成全職媽媽,因為妳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不容易,人是要工作的。我從他小就常跟他說媽媽去賺錢囉~賺錢你才有ㄋㄟ ㄋㄟ喝~後來他一聽到我要工作就不會黏我了(笑)」

 

檢視相片

 

雖然強調自主權,但Vivian很重視小孩的生活規律,絕不上演「你跑我餵」、「你玩玩具我收」的家庭小劇場。
 

檢視相片

 

「原來這樣叫生活。」和兒子一起重新經歷童年

問她當媽後個性有什麼轉變,本以為會分享自己變得更堅強、更獨立之類的,她卻反過來感謝Dalton。「太小就生活在舞台上,加上假日人多的地方也不方便去,我真的不知道生活是什麼。但現在為了小孩到處都去,連到菜市場買菜也沒包袱。」

 

檢視相片

 

她笑說公雞有什麼好看的,但帶小孩去看雞就得自己先覺得雞很重要,和小孩一起興奮的叫咕咕咕~就好像重新經歷錯過的童年一樣。「孩子帶給我太多美好。當一種責任感是帶著甜蜜的,再辛苦我也樂在其中!」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孕婦當心牙周病危機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諮詢/楊甯雅(雙和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採訪整理/游伊甄】

俗語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有人解釋為「鈣質流失」,但從牙醫師的角度來看,孕婦掉牙應該是「牙周病」所致。

孕期是牙周病最易惡化的時期,提醒孕媽咪們,不論刷牙有無流血、牙齦是否腫脹,都應養成孕期每三個月洗牙一次的習慣!

孕媽咪常會面臨許多身體狀態的改變,懷了第一胎的芯晴也不例外,原本嗜吃甜食的她,開始愛上酸的飲食。孕期進入第 24 周時,她發現自己刷牙開始會流血,後來牙齦上還長出小小的瘤。這讓平時刷牙習慣良好、每半年定期洗牙的她非常緊張,腦海不僅想起老一輩曾說過:「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齒」,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孕婦掉牙是寶寶偷走

媽媽的鈣質嗎?

醫師澄清,寶寶並不會搶走媽媽牙齒內的鈣質,導致媽媽掉牙。根據衛福部發行的《孕婦口腔健康照護手冊》說明,媽媽的牙齒鈣化完成之後,牙齒內的鈣質不會流出成為胎兒的鈣質來源。

胎兒的鈣質來源是媽媽的日常飲食,孕期第五個月開始,胚胎就開始鈣化。建議準媽咪們從懷孕初期,就多注意飲食均衡,並留意鈣、磷的攝取量。

免驚!孕期牙齦瘤會自然緩解

其實,孕婦掉牙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荷爾蒙、內分泌等生理狀況不斷改變,因而牙齦變得敏感,大約五成孕婦在孕期三個月過後,會有孕期牙齦炎。此外,飲食習慣改變、零食和攝食量增加,都會讓口腔環境偏酸,累積大量變型鏈球菌,可能導致蛀牙。臨床上,約 50%的孕婦會出現牙齦炎、牙周病等症狀。

至於芯晴牙齦上長的小瘤則是「妊娠性牙齦瘤」,這是因雌激素變化,造成內分泌紊亂,在牙齦上長出像瘤狀的增生物,不會有痛、癢的感覺,但會隨著孕期增加而增大到直徑 1.5 釐米左右。不過,牙齦瘤通常會在生產完後慢慢緩解。值得注意的是,牙周病不會因為生產而消失,提醒孕媽咪產下胎兒後,還是得乖乖治療牙周病。

 

來源:《大家健康》 2017 年 11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大家健康》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人宮寒易痛經、不孕 中醫:喝當歸枸杞桂圓雞湯助暖宮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別小看子宮溫暖對女性健康的重要性!中醫師表示,女人因先天性質屬陰,在體質上本就相較男性來的容易怕冷、虛寒。因此,在中醫理論中還有「十女九寒」,也就是說10個女性有9個體質偏寒的說法。若婦女朋友日常飲食又常大啖生食、冷飲無所節制,長期下來更會使寒氣聚集,導致「宮寒」上身,讓惱人的經痛、不孕等問題找上門!

檢視相片
 
女人宮寒易痛經、不孕 中醫:喝當歸枸杞桂圓雞湯助暖宮

女性朋友注意,經痛、白帶、黃斑纏身?小心是宮寒作祟

為什麼宮寒會傷害女性健康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這是因為相對西醫子宮的概念,中醫對於「宮體」的範疇定義範圍來的更大許多,除了子宮外,同時也包括了卵巢、尿道等器官。再加上,子宮是女性體內最怕冷的器官,因此一旦婦女陽氣不足、無法溫煦子宮,使得寒氣聚集,便會導致「宮寒」上身,進而影響婦科健康。

其中,宮寒的常見症狀,除了容易手腳冰冷外,更包括經期延遲、月經失調、痛經、分泌物增加、白帶清稀、臉上有黃褐色斑點、性慾低落等不適反應。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因此造成不孕,或是懷孕了胎兒出現發育遲緩等問題出現,其嚴重性不容小覷!

你是「宮寒女」嗎?愛吃冰品、過勞易怒風險高

至於,宮寒問題是如何產生?周宗翰中醫師提到,以中醫角度來看,女生先天屬陰,在體質本就較男性來的寒,容易有手腳四肢冰冷、臉色蒼白問題。如果父母本身體質偏寒,在遺傳下更易生下體質偏寒的子女,而這類先天「冷底」的人,即使和別人處於相同的條件下,也比較容易出現寒性體質的特徵。

但也有一部分的寒性體質者是由後天因素造成,常見的引發因素包括常處於寒冷的環境下、嗜吃寒涼食物(瓜果類、生食、冷飲、冰品等);或是過勞、易怒,因而影響身體氣血循環,使得陽消陰長所致。

檢視相片
 
當歸枸杞桂圓雞湯,材料有土雞切塊半隻、當歸2錢、枸杞子2錢、桂圓1錢、老薑3片、米酒50c.c.。(圖片僅為示意)

宮寒女補身喝這湯~當歸枸杞桂圓雞湯暖身更暖宮

所以,想要擺脫宮寒問題,女性朋友不妨從調整不當的飲食習慣做起,適量食用有助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紅棗、桂圓、生薑、花生等高能量、屬性溫暖的食物,就是有助於女性彌補先天陽氣不足問題的好選擇。

而其中取得容易的桂圓,其性溫、味甘,能益心脾、補氣血的滋養補益作用,對於有體質偏寒,飽受宮寒經痛、手腳冰冷之苦,以及日常工作經常需勞心、損耗心脾氣血的女性朋友來說,更是很好的滋補食材之一。

除了推薦有宮寒困擾的婦女可適度食用桂圓外,周宗翰中醫師也設計一款「當歸枸杞桂圓雞湯」,適合有宮寒問題、老年人氣血虛弱,或是女性產後體虛無力、久不復原,以及營養不良引起的貧血者,皆可食用的食療湯品提供給大家參考:

★當歸枸杞桂圓雞湯

材料:土雞切塊半隻、當歸2錢、枸杞子2錢、桂圓1錢、老薑3片、米酒50c.c.。

做法:

1.備妥材料、雞肉切塊,並將上述中藥材以清水沖洗備用。

2.雞肉放入可淹過所有雞肉的冷水鍋中,加入3片薑,用大火煮至滾,撈起雞肉洗去表面雜質。

3.湯鍋中放入處理好的雞肉,接著倒入可蓋過雞肉的清水及米酒50c.c.、放入中藥材,開大火煮滾後,再轉成小火悶煮約40分鐘,加入適量鹽巴調味,即可盛碗上桌。

適應族群:除了有宮寒問題的婦女外,老年人氣血虛弱,或是女性產後體虛無力、久不復原,以及營養不良引起貧血者皆可食用。

檢視相片
 
薑茶、桂圓、紅棗等藥材,雖然對於改善虛寒體質效果很好;但對於舌頭偏紅、喉嚨易有刺痛感、經常口乾舌燥、便祕,「上熱下寒」體質的女性來說就不建議攝取太多。

溫暖≠燥熱!不想成「上熱下寒」體質便祕纏身者,女性滋補要慎食

不過,周宗翰中醫師也提醒,雖然溫暖的食物有助改善代謝,但溫暖的食物不等於燥熱的食物。若民眾一昧食用燒烤、辛辣、油炸等燥熱食物,不但無法中和身體的寒冷,改善手腳冰冷的毛病;更可能因此加重上半身燥熱的問題,最終演變成「上半身熱,下半身寒」,即所謂「上熱下寒」的體質。

因此,建議婦女朋友想要改善宮寒體質,可以求助專業中醫師,釐清個人體質,再對症下藥較有保障。尤其是,薑茶、桂圓、紅棗等藥材,雖然對於改善虛寒體質效果很好,但對於舌頭偏紅、喉嚨易有刺痛感、經常口乾舌燥、便祕,「上熱下寒」體質的女性來說就不建議攝取太多,通常控制在月經前1~2天喝較為合適。

所以,周宗翰中醫師建議,這類體質者在治療上,應先透過中藥調理「上熱」與「下寒」的失衡問題才對。臨床上常用兩個方劑來做為組合,例如,清心蓮子飲配少腹逐瘀湯、小柴胡湯配溫經湯、桑菊飲配桂附地黃丸等,就是中和患者上熱下寒體質的好方法。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好孕怎麼吃? 留心攝取關鍵3營養

你是拼命做人,卻苦無好消息? 還是剛懷上寶寶,卻不知該怎麼吃才好?資深營養師袁毓瑩提醒,維持母體良好的營養攝取,是好孕的第一步,也是肚內胎兒健康的基礎!因此,若是有準備懷孕,或是在懷孕初期時,建議要特別留意葉酸、碘與鐵等三大關鍵營養素的攝取,才能維持寶寶健康發展唷!跟著健談圖文認識助你好孕的營養成分。 



葉酸、鐵、碘等是孕期維繫寶寶健康的三大關鍵營養素,然而,根據國民健康署102至105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台灣有不少育齡婦女的營養攝取是不足夠的! 

常見的問題包括: 

1. 缺葉酸:6.9%育齡婦女血清葉酸濃度不足! 
若孕期缺乏葉酸,會增加胎兒腦及脊隨先天性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建議可從深綠色蔬菜、豆製品、肝臟等天然食材中攝取;或依需求評估額外補充葉酸錠劑,以滿足身體所需。 

2. 缺碘:39.6%育齡婦女的尿液碘濃度不足! 
若孕期缺碘將可能會造成流產、死胎、新生兒呆小症、智力低下或是認知功能發展遲緩等問題。建議可從海帶、海藻等天然食材中攝取,或平常烹飪時搭配碘鹽使用,但若有甲狀腺相關問題者,宜先諮詢醫師建議。 

3. 缺鐵:17.8%育齡婦女缺鐵、22.4%有貧血問題! 
長期缺鐵除了會出現頭暈、易喘等不適症狀外,對胎兒來說也可能造成生長發展遲緩、甚至容易早產。建議適量攝取紅肉、深綠色蔬菜、豆干、豆腐等食材。 

袁毓瑩營養師提醒,若能從天然食材中攝取上述營養成分,對於身體利用率來說成效較佳;但若未能適量補充,則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後補充孕婦專用的營養補給品,以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


孕期營養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婦產科、營養師」

延伸閱讀

 

■  孕期營養補給建議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歲娃指甲剝離嚇壞媽 游泳泡水較久害的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5日電)一名媽媽日前發現家裡的2歲寶寶手腳脫屑、腳指甲甚至開始剝離,嚇得就醫,醫師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媽媽每週帶寶寶上3到5次游泳課,一泡水就是半小時,導致皮膚角質層受損。

收治患者的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寶寶的皮膚厚度是成人的1/3到2/3,即便是碰到清水,都可能會導致角質層受損,若是碰到刺激性較強的介面活性劑、防腐劑等,受損恐更嚴重。

黃毓惠說,若是角質層受損,就會失去保護力,引起皮膚脫屑,再嚴重一點可能就會出現濕疹,尤其是本身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天生皮膚保護功能就有缺損,更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黃毓惠指出,寶寶的皮膚保養原則就是「越簡單越好」,1歲以下的嬰兒皮膚還沒發育好,洗澡時最好以攝氏約38度的溫水,快速沖洗、擦乾,連清潔用品都不要用。

秋冬天冷,許多媽媽會讓孩子洗泡泡浴,她表示,泡泡浴或任何嬰兒用的洗潔產品,即便再溫和,也含有傷皮膚的介面活性劑,最好不要用,如果真的要泡澡或游泳,每次不要超過10分鐘,千萬不要陷入「泡泡浴不用洗」「可以一直洗」的迷思。

黃毓惠說,如果孩子皮膚出現脫屑、乾裂,可以用凡士林塗抹薄薄的一層,但平時沒事不需塗抹乳液或保養品。

防曬方面,1歲以下孩子也建議不要擦防曬產品,儘量戴帽子、穿外套、撐傘等物理防曬為主,6歲以上可以問醫師意見再決定是否使用防曬乳。1061025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生兒角質薄 泡泡浴恐致皮膚敏感

 
新生兒角質薄 泡泡浴恐致皮膚敏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嬰幼兒肌膚厚度較薄、角質層及皮脂層較為脆弱,且汗腺未發育完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應把握「清潔、保濕、防曬」3個基本原則,避免錯誤迷思。選購化粧品時,要看清楚產品標示、全成分,使用時也要留意產品使用方式及保存方式。

 

洗澡以清水為主、爽身粉避開私密肌膚

 

另外,食藥署提醒,經常洗泡泡浴或泡完澡未沖洗乾淨,會造成接觸過多界面活性劑成分而傷害皮膚,導致敏感症狀。洗澡時建議以清水為原則,若使用泡泡浴產品,更要沖洗乾淨。洗澡完、出汗後,要將水分擦乾,要避免尿布疹,務必保持尿布乾爽,並定期勤換尿布。如要使用爽身粉,則避開臉部及私密處肌膚並避免吸入。

 

挑選少香精產品 呵護皮膚留意3原則

 

嬰幼兒所使用的化妝品,建議挑選較少香精、香料、色素與防腐劑成分產品,並看清楚產品標示注意事項,以及是否含水楊酸等不建議嬰幼兒使用的成分。若使用噴霧類產品,避免朝眼睛噴灑。化妝品也建議放置於嬰幼兒不易取得處,以免誤食或不當使用。嬰幼兒肌膚較脆弱,照顧時應留意3原則,避免不良反應:

 

1) 清潔/

 

水溫不過熱、別過度清潔。

 

2)保濕/

 

可適度塗抹乳液等保濕化妝品。

 

3)防曬/

 

以衣物遮蔽的物理性防護為主,如需塗抹防曬乳,需徵詢醫師後再塗抹於6個月以上嬰幼兒。

 

衛生福利部為保障嬰兒使用濕巾安全,已公告嬰兒用濕巾納入化粧品強化管理。民眾選購及使用化粧品時,若發現有不良品或發生不良反應,可通報食藥署建置的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網址:http://qms.fda.gov.tw/tcbw/,或撥打通報專線02-66251166轉6401。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助寶寶口腔發展 副食品何時該上場?

 
助寶寶口腔發展 副食品何時該上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寶寶在吃副食品前,不論是瓶餵還是親餵,奶都是由口腔的後方直接注入,誘發吞嚥反射。一旦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想要能順利進食,首先要能接受固體食物由口腔前方進入,接著舌頭將食團送到口腔後方。

過程中,舌頭會保護氣管不讓食物進入,讓食團順利進到食道。如果是泥狀食物,本身就是食團,不需要特別處理;若是固體食物,則是大工程,首先要先咀嚼成小塊,接著混合唾液形成食團,送到口腔後方嚥下。

剛學吃副食品時要幫寶寶切小塊一點

寶寶早期的咀嚼動作只有「上」與「下」兩種而已,僅能處理軟的小塊食物,不足以處理硬的、或帶有纖維的食物,例如肉條。大塊食物送入寶寶口中時,為了咀嚼成小塊,寶寶會含比較久,利用唾液讓食物軟化,且舌頭必須將食物帶到牙齦邊緣,這時舌頭就無能力避免食物進入氣管通道;再加上剛學吃副食品的寶寶們,還分不清多大的食物才能吞入,寶寶的呼吸道又只有他們的小指甲這麼寬,因此容易產生嗆到而窒息的危險。

6個月起可開始給予泥狀食物

寶寶的門牙大約在6至8個月、後面的臼齒大約都在1歲之後冒出,而咀嚼動作由本來的上下進階到斜向旋轉,大約也要在12個月大時才發展。配合寶寶的口腔發展,6個月起給予泥狀食物,讓寶寶練習舌頭後送動作;8個月大時則可以給寶寶嘗試質地較柔軟的食物,加強咀嚼能力。而較有口感、富含纖維的食物,因為需要更靈活的舌頭控制,則建議1歲後再給予。

副食品會增加口腔的感覺與動作



(本文摘自/教養的秘密/時報出版)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eck Point Help!寶寶不吃副食品

寶寶不吃副食品時的檢視7重點

寶寶不吃副食品是什麼原因呢?如果是不喜歡食物的味道,知道問題點就會比較好解決。但除了食物的原因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各式各樣的理由,在此透過下列重點,一起檢視寶寶不吃副食品的原因。

Point 1. 多做一些消耗體力的活動,增加飢餓感

寶寶和大人也是一樣,肚子不餓時就不想吃。注意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早上可以出門散散步,讓寶寶到公園跑跑跳跳,盡量多活動身體,也可以帶去親子館遊玩。就算寶寶年紀還小,即使只是坐在專屬的手推車裡,東看西看也會耗費不少精力。

Point 2. 餵奶與副食品的時間至少間隔2~3小時

喝奶與副食品的間隔,最好能夠有2~3小時,才會有肚子餓的感覺。尤其5個月後的寶寶,有時會有撒嬌討奶的習慣,盡量透過散步遊戲等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才能夠拉開餵奶間隔,建立良好的作息。

Point 3. 湯匙不要拿太高,換個角度再餵一次

從寶寶的視角來看,媽媽手拿著湯匙往前伸的動作,湯匙看起來變成了一個可怕的東西!如果湯匙裝了很多的食物,從上往下的壓迫感,會讓寶寶感覺害怕!試試看,一次不要在湯匙上盛太多食物,從寶寶可以看清楚湯匙內的食物的角度來餵食(湯匙低於寶寶的視角),也許會有不同的反應。

Point 4. 坐姿調整安穩,有助於寶寶專心吃飯

如果坐著的姿勢不夠穩定、舒適,會造成寶寶無法集中注意力吃飯。姿勢安定後,下巴與舌頭也比較能夠施力,吃東西會變得比較容易。可以在寶寶吃飯的椅背與身體之間塞條毛巾,固定上半身的姿勢,另外腳如果能夠踩在地板或踏板上,身體也比較安定。將嬰兒餐椅的椅背及踏墊,調整到最適當的高度與位子,幫助寶寶專心吃飯。

Point 5. 提供符合咀嚼能力的食物

要讓原本只喝奶水的寶寶習慣用嘴巴咀嚼食物,提供符合年齡發展的副食品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不過在此也要提醒,每一個寶寶的發育成長都不盡相同,除了參考副食品食譜,提供各個階段寶寶適合的不同軟硬度、大小尺寸的食物外,也要同時觀察寶寶吃東西的狀況來做適度的調整。

Point 6. 玩具收拾好,電視關起來

為了不要分心,讓寶寶集中注意力在餐桌上,用餐時請將玩具收好、電視關起來,雙手洗乾淨、穿上乾淨圍兜,告訴寶寶「要吃飯了喔!」然後一起坐到餐桌前面。透過固定的飯前儀式來轉換寶寶的心情,從遊戲時間切換到吃飯時間,一起擁有吃飯的好心情。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一代產檢大升級 邁入3.0時代

台北訊

工商時報【台北訊】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平安健康,唐氏症、透納氏症、愛德華氏症、小胖威利症候群、侏儒症等遺傳性疾病,總是讓準媽媽在懷孕時擔心焦慮。全球精準醫療的大躍進,透過最新的基因體定序技術,讓婦產科的產檢診斷邁入3.0時代,可以讓準媽媽早期了解胎兒健康狀況,將風險降到最低。

目前歐美國家已建議將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的基因檢測(NIPS)列為第一線的產前篩檢項目。只要採集孕婦10c.c.血液,萃取血液中的胎兒游離DNA,就可進行胎兒染色體及遺傳疾病的分析。除了23對體染色體的檢測,新一代的「全方位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篩檢NIPS+」,新增20種骨骼異常的基因點位檢測,可進行胎兒早期結構異常篩檢,包括:與FGFR3基因相關的軟骨發育不全症(侏儒症)、次軟骨發育不全症、致死性侏儒症、克魯松氏症,與FGFR2基因相關的愛柏特氏症等;都能在胎兒最早十周大左右,透過NIPS+檢測基因缺失,準確率大於99%,對婦產科的產前照護醫學,是很大的突破。

人類23對46條染色體,染色體上約有3萬個遺傳基因分布,這些基因密碼掌管了身體的形成、發育與成長的調控。基因突變、點位異常、染色體多一條、少一條,或是染色體的微片段缺失,都可能造成胎兒發育上的重大缺失。

婦產科醫師也是國際知名基因遺傳學者蘇怡寧表示:『對婦產科臨床醫師而言,在產檢過程中,進行胎兒異常的診斷是一件極困難的事,什麼是正常的變異,什麼又是真正的異常?這一直都是婦產科臨床醫師邊做邊學的課題。』就像是柯南在辦案一樣,早期婦產科只能從觸診,靠著最原始的望聞問切來推測胎兒的狀況,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藉由超音波儀器的運用,讓產前檢查進入到第二階段的2.0超音波時代。

蘇怡寧醫師說明,『超音波有如醫師的另一雙眼睛,它可穿透人體的層層組織,在不同強度、質地與密度的組織介質中傳遞;醫師可藉由產生的影像進行分析,有助於評估子宮、卵巢、輸卵管、胎盤、羊水及胎兒等結構,協助產前臨床的診斷。』但隨著影像醫學進步,超音波的也面臨到極限,有不少疾病或缺失,需等到胎兒長到一定大小時,才能藉由超音波看到症狀。

軟骨發育不全症(侏儒症)發生機率為40,000分之1至25,000分之1,無性別與種族區分,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31公分、女性124公分。次軟骨發育不全症發生機率則為40,000分之1至15,000分之1,蘇怡寧醫師表示:『這些骨骼異常的疾病在產檢時很容易被忽略或遺忘,診斷時間也一直無法被提前,往往透過超音波檢查被發現時,胎兒都已經太大;目前除了透過單一基因檢測外,幾乎無法從其他檢測方法得知是否有此症狀。』

隨著基因診斷醫學的飛速進展,從基因排序中找出遺傳疾病發生的可能,產檢也邁入到第三階段的3.0基因診斷時代。最新進化版的NIPS+,可檢測22對體染色體數目異常、4種常見性染色體問題、20種染色體微片段缺失掃描,再加上最新的20種常見骨骼異常的致病點位分析;在懷孕10周即可檢測,不僅提供更完整的基因遺傳資訊給父母,也能協助醫師確診、及早治療,讓臨床醫學邁進了一大步。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母胎兒醫學委員會在2012年12月證實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篩檢之效用,瑞士在2015年已將NIPS納入高風險孕婦的強制性醫療保險給付,荷蘭公共衛生部從2017年開始將NIPS納入基礎健保中。透過早期篩檢,才能早期防護,提早進行風險評估,尤其是34歲以上高齡孕婦、曾生育染色體異常胎兒的孕婦、多次流產的孕婦、超音波檢查染色體異常的高危險群孕婦。

懷孕是生命的奇蹟,家庭喜悅的開始,寶寶的健康更是每位父母親最重視的課題,為了下一代的健康,產前檢查是重要關鍵,請記得定期接受產檢,早期篩檢,減少不可預知的風險。若篩檢評估結果為高危險群,請務必遵照醫師指示,及早進行治療與預防照護。(本文由慧智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記者利漢民整理)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坐月子要吃雞酒補奶水?婦產科名醫打臉「寶寶恐傷腦」

2017/07/28 11:40:00
好友人數 
  • A-
  •  
  • A
  •  
  • A+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坐月子不能吃雞酒?不少台灣產婦,懷孕後、生產完多會吃麻油雞、燒酒雞補身體,號稱能夠「補奶水、顧營養」,不過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卻在臉書打臉,酒精對胎兒的腦部發育非常不好,懷孕的胎盤營養傳送、產後哺乳都有極大影響,他強調「不論如何,不要加酒入料理,真的沒有比較好!」

蘇怡寧開頭就挑戰傳統,打破坐月子迷思,他提到,只要母體吸收酒精,再傳送營養給小孩,對胎兒或是新生兒的腦部發育都極為不好,也會有人問「小酌不行嗎?」蘇怡寧表示,他無法預估多少量會出現問題,只能說越少越好。

昔身價40億總裁 市場賣麻油雞還債 ID-411383

▲孕婦或是坐月子時,都不應吃含酒精料理。(圖/資料照)

此外,不少坊間傳言料理用酒,燒開滾過後就會揮散酒精,但遭到蘇怡寧打臉,「很抱歉,不可能,不要鐵齒,許多研究早已經證實不、可、能。」因此產婦懷孕或是坐月子期間,絕對不要把酒加入料理中,「真的沒有比較好」,他也點醒孕婦們不僅要跟菸酒say no,也遠比另一個禁忌「少吃冰」來的重要一萬倍。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毒?孕婦被婆婆禁吃鴨肉 醫師說…

 
三立新聞網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冬天大家都會想到「進補」,像是吃麻油雞、羊肉爐或是薑母鴨等,但一講到鴨,老一輩的人常說「鴨肉有毒」,身體不好不要亂吃,尤其是孕婦,真的是這樣嗎?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就在臉書用四個字解答「這是鬼扯」,他說「對孕婦來說鴨肉沒有毒,有毒的應該是薑母鴨裡的米酒吧!」

檢視相片

▲台灣民間傳說鴨肉是種「有毒」的肉。(圖/翻攝蘇怡寧臉書)

蘇怡寧表示,有孕婦問「蘇醫師我婆婆說吃鴨肉有毒這是真的嗎?」他回說「這根本是鬼扯!」還反問「為何年輕人都不會自己判斷真假?」他認為鴨肉沒毒,有毒的應該是孕婦進補喝的雞酒、薑母鴨裡面的米酒。他又說,講鴨肉有毒的人,應該也會說坐月子喝點酒沒關係,「坐月子每天吃雞酒吃到臉紅紅的繼續餵母奶就沒關係?這樣的邏輯,說實話今晚沒喝酒,我也是醉了。」

檢視相片

▲婦產科醫師蘇怡寧用四字回應「鴨肉有毒」迷思。(圖/翻攝蘇怡寧臉書)

蘇怡寧表示,如果鴨肉有毒,那賣鴨肉的老闆豈不都變成毒販?還開玩笑說,「那我今天心情不好想自殺,那我吃個十隻烤鴨可不可以?恩恩會撐死!大家不要再鬧了啦!」

此篇引起不少網友討論,有人替長輩發聲,「中醫指的毒是指鴨肉偏冷,吃多不會死,但要知道原因,再去評估自己體質是否適合」、「我也被告知鴨肉有毒還有芒果,但其實長輩要告訴我的是,鴨肉本身對我的體質來說不是個好東西。」不過也有人說,「就算妳知道對錯,還不能反駁長輩,孕婦真的很可憐」。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怕吃冰影響胎兒氣管 醫師:喝湯怎不怕孩子燙到?

2017/07/11 11:05:00
好友人數 
  • A-
  •  
  • A
  •  
  • A+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女性懷孕時,難免擔心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影響胎兒,日前就有孕婦擔心,自己吃冰會影響到胎兒氣管,她詢問婦產科醫師林思宏的意見,但醫師反問,「那妳喝湯怎麼不怕孩子燙到?」林思宏將這段對話PO在臉書,網友紛紛大讚,「神回覆」。

懷孕,孕婦, 圖/翻攝自Pixabay ID-933717

▲許多孕婦擔心吃冰會影響胎兒氣管。(示意圖/Pixabay)

日前林醫師在臉書分享他與一名孕婦的診間對話,該名孕婦向他提出疑問,「醫生,吃冰會不會對小孩氣管不好」,林醫師反問,「那妳喝湯怎麼不怕孩子燙到?」孕婦回應,「喝湯又不會到羊水裡」,林醫師又說,「那吃冰會到他氣管裡嗎?」醫師機智的妙答,讓網友直呼,「神比喻!」

該篇貼文一PO出就引來許多網友留言,「終於可以在婆婆面前平反了」、「想標註叫我別吃冰的每個人」,但也有網友表示「寧可信其有,還是忍一『夏』,少吃冰品為妙」,林醫師無奈回應,「不要用長者的壓力蓋在年輕人身上,要相信實證醫學。」(整理:實習編輯朱祖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訓練孩子專注力?專家授撇步

2017/08/09 12:36:00
好友人數 
  • A-
  •  
  • A
  •  
  • A+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孩子看書沒幾分鐘就想打電動玩具或看電視,學校上課常注意力無法集中,是許多父母煩惱的事。國泰醫院有鑑於發現臨床上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有增加趨勢,今年「2017小學生醫學夏令營」課程中,特別設計實用的「如何訓練自己專注力」課程,期望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專注力,以有效學習,讓孩子發揮應有的天賦。

國泰醫院舉辦「2017小學生醫學夏令營」,特別設計實用的「如何訓練自己專注力」課程。(圖/國泰醫院提供) ID-1002131

▲國泰醫院舉辦「2017小學生醫學夏令營」,特別設計實用的「如何訓練自己專注力」課程。(圖/國泰醫院提供)

根據統計,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有看電視過多、周圍環境干擾太多、學習任務重而且枯燥、孩子缺乏時間管理等。孩子如何訓練自己的專注力?在國泰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廖柔涵、薛媛云的帶領下,小朋友得知透過桌上遊戲,如玩紙牌心臟病、象棋等及學習有興趣的事物如畫畫、運動、音樂皆可訓練專注力。

對於學習缺乏興趣的課業時,可請爸媽記錄孩子專心的時間,爸媽再透過具體的獎賞鼓勵小朋友逐漸增加他們專心學習的時間。另外,桌面、牆面乾淨,不靠窗邊的學習環境也可增加注意力;而影響專注力聲光刺激的3C產品則要控制使用時間。父母若發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帶其至醫院進行「電腦化持續注意力測量」,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透過此次專注力訓練課程而學習良好的詹小朋友表示,讀書時只要外面有個聲音就容易跑出來看,今天學習到透過看圖像找碴訓練注意力的輕鬆方法,回家後要找一些圖片試試看做注意力訓練。

此次活動也設計一系列認識心臟的課程,從心臟解剖構造介紹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AED)、心臟超音波體驗及實際豬心解剖心臟,讓與會孩子深切瞭解心臟相關知識,也提早為國一生物課做預習準備,其中媽媽是放射師的謝小朋友表示,「媽媽以前在家有透過書本教過我心臟構造,這次活動現場有使用豬心教學,認識左、右心房及心室等,更加深對心臟構造的印象,覺得很開心。」

國泰醫院舉辦「2017小學生醫學夏令營」,特別設計實用的「如何訓練自己專注力」課程。(圖/國泰醫院提供) ID-1002129

▲▼國泰醫院舉辦「2017小學生醫學夏令營」,課程安排心房心室介紹,下午解剖豬心實際認識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主動脈等構造。(圖/國泰醫院提供)

國泰醫院舉辦「2017小學生醫學夏令營」,特別設計實用的「如何訓練自己專注力」課程。(圖/國泰醫院提供) ID-1002130

老齡化社會來臨,面對許多老人聽障問題,該活動也安排小朋友認識阿公、阿嬤的聽障原因及治療,希望孩子更體諒阿公、阿嬤的聽不到。國泰醫院希望透過此次活動操作及參觀課程,讓小朋友寓教於樂,引發他們對醫學的興趣,同時也能了解人體奧妙,體驗生命及健康的重要。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感疫苗接種對象擴大 保護嬰幼兒健康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檢視相片

流感疫苗已於10月1日開打,桃園衛生局呼籲符合接種資格的市民於流感高峰期前儘速接種疫苗,才能提前獲得保護力。今(106)年流感疫苗新增「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及「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二類對象,以擴大保護嬰幼兒健康。

由於未滿6個月嬰兒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桃園衛生局提醒家中有未滿6個月嬰兒的爸爸媽媽們,儘速施打流感疫苗,以保護家中寶貝的健康;也請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踴躍施打流感疫苗,衛生局亦提醒疫苗珍貴,且數量有限,應儘早接受注射,保護自己也保護小朋友的健康。

檢視相片

桃園衛生局呼籲符合接種資格的市民於流感高峰期前儘速接種疫苗,才能提前獲得保護力。

秋冬之際,日夜溫差變大,是流行性感冒好發的季節,嬰幼兒抵抗力低,為流感好發的高危險群,即日起幼兒園滿30人以上(含就讀幼兒園之幼兒及幼兒園托育人員),可逕洽轄內衛生所或衛生局安排入園接種流感疫苗服務,衛生局呼籲,可多加利用此服務,以保障幼童健康。

防範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而疫苗接種後約需2至3週才會產生保護效果,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的接種對象涵括50歲以上成人、6個月以上幼兒至高中/職及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罕見疾病患者、重大傷病患者、高風險慢性病患者、安養護機構對象、醫事及衛生防疫人員、禽畜業者及動物防疫人員、孕婦、六個月以內嬰幼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等對象,請儘速前往桃市各區衛生所、合約醫療院所或社區接種站接種疫苗。民眾如有流感疫苗接種相關疑問可撥打衛生局防疫專線0800-033-355或1999市民諮詢服務熱線洽詢。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生兒角質薄 泡泡浴恐致皮膚敏感

 
新生兒角質薄 泡泡浴恐致皮膚敏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嬰幼兒肌膚厚度較薄、角質層及皮脂層較為脆弱,且汗腺未發育完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應把握「清潔、保濕、防曬」3個基本原則,避免錯誤迷思。選購化粧品時,要看清楚產品標示、全成分,使用時也要留意產品使用方式及保存方式。

 

洗澡以清水為主、爽身粉避開私密肌膚

 

另外,食藥署提醒,經常洗泡泡浴或泡完澡未沖洗乾淨,會造成接觸過多界面活性劑成分而傷害皮膚,導致敏感症狀。洗澡時建議以清水為原則,若使用泡泡浴產品,更要沖洗乾淨。洗澡完、出汗後,要將水分擦乾,要避免尿布疹,務必保持尿布乾爽,並定期勤換尿布。如要使用爽身粉,則避開臉部及私密處肌膚並避免吸入。

 

挑選少香精產品 呵護皮膚留意3原則

 

嬰幼兒所使用的化妝品,建議挑選較少香精、香料、色素與防腐劑成分產品,並看清楚產品標示注意事項,以及是否含水楊酸等不建議嬰幼兒使用的成分。若使用噴霧類產品,避免朝眼睛噴灑。化妝品也建議放置於嬰幼兒不易取得處,以免誤食或不當使用。嬰幼兒肌膚較脆弱,照顧時應留意3原則,避免不良反應:

 

1) 清潔/

 

水溫不過熱、別過度清潔。

 

2)保濕/

 

可適度塗抹乳液等保濕化妝品。

 

3)防曬/

 

以衣物遮蔽的物理性防護為主,如需塗抹防曬乳,需徵詢醫師後再塗抹於6個月以上嬰幼兒。

 

衛生福利部為保障嬰兒使用濕巾安全,已公告嬰兒用濕巾納入化粧品強化管理。民眾選購及使用化粧品時,若發現有不良品或發生不良反應,可通報食藥署建置的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網址:http://qms.fda.gov.tw/tcbw/,或撥打通報專線02-66251166轉6401。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預防妊娠糖尿病 血糖控制是重點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台中報導

上圖:醫師建議以九宮格記錄胰島素施打的次數與位置

據統計,全球女性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逾2億,約16%的孕婦面臨妊娠糖尿病的問題,對於媽媽和胎兒都有嚴重影響、容易產生孕期併發症,甚至於導致胎兒畸型、體重過重、早產、流產或死產的危險性。臺中榮總新陳代謝科李奕德主任提醒:妊娠糖尿病患者只要遵守控糖穩穩三原則飲食控制、積極治療、定期追蹤,就能避免高血糖相關的併發症,其中良好的飲食控制是管理血糖的重要關鍵,尤其是產後更不能放鬆,透過控制飲食攝取和體重,調整規律生活作息,養成定期運動,就可能避免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

在懷第二胎時也被診斷出有妊娠糖尿病的名模林嘉綺,在孕期中和大多數媽媽一樣不僅要控制好血糖,卻總又會擔心寶寶營養不足。而陳小姐在懷孕七個月時被確診為患妊娠糖尿病,起初她很擔心會影響腹中胎兒,再加上害怕要自己打針,造成不小的心理壓力。

臺中榮總新陳代謝科護理師劉秀珍表示,許多患者常因恐懼而不願治療,為此,臺中榮民總醫院護理師教導病患的採用「九宮格打針法」,在大腿上畫一個九宮格,中間不打,這樣就知道自己打到第幾針,也不會打再重複的區域,最後陳小姐孕期結束順利產下健康可愛的小男嬰。

臺中榮總新陳代謝科李奕德主任指出,孕婦發生妊娠糖尿病,常起因於孕期內分泌異常,即使孕前身體狀況良好也有發生的可能,孕媽咪一旦罹患妊娠糖尿病,在生產的過程中,會對胎兒產生早產、巨嬰、畸形等嚴重的後遺症。另外,雖然在產後血糖會回到正常,但若沒有做好血糖控管,將來有約50%的機率得到第二型糖尿病。

臺中榮總李奕德主任呼籲準媽媽們要秉持控糖穩穩護胎三原則:

原則1/積極治療

建立正確飲食習慣,控制好糖化血色素並減少相關併發症。妊娠糖尿病的最佳血糖監測值:①空腹血糖值 ≦ 95mg/dl;②飯後兩小時血糖值 ≦ 120mg/dl;糖化血色素 6%-6.5%。

原則2/飲食運動控制
重視飲食均衡,適度的運動能促使血糖穩定,建議以散步等緩和的方式進行。

原則3/定期追蹤

產後一到三個月內需回診檢測血糖,若確認正常則每1~3年需再回診確認血糖狀況。

李奕德主任提醒,準媽媽一定要知道監測「飯後血糖」的重要性,除了妊娠糖尿病飯後血糖易偏高之外,飯後高血糖更是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恐怖危險因子,因為飯後血糖直接受飲食影響,所以吃對食物很重要,挑選低GI食物、控制好份量,或者搭配降飯後血糖之胰島素及藥物,就有機會能減緩血糖波動的劇烈起伏。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淺談妊娠糖尿病

 

文:蕭勝文 台北長庚 產科主任 / 副教授 |蘇聖淵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產科主治醫師

妊娠糖尿病指的是在懷孕過程中才發生的高血糖狀況,通常出現在懷孕中晚期,由於懷孕身體賀爾蒙的影響,懷孕婦女的血糖比一般人更容易升高,此時對胰島素的需求就大大增加,如果身體無法如期製造出足量的胰島素,便可能導致妊娠糖尿病的發生,

容易得到妊娠糖尿病的族群包括高齡產婦、肥胖、擁有糖尿病家族史和罹患多囊性卵巢綜合症的婦女,屬於上述高風險群的孕婦應該提高警覺,在懷孕24~28周的時候前往醫院進行妊娠糖尿病的相關篩檢。

症狀:

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會表現出與一般糖尿病相似的症狀,由於血糖無法被順利送進組織中利用,因此會讓身體傳出飢餓的訊號,導致妊娠糖尿病的孕婦食量大增,無奈即使吃的更多也只是把營養滯留在血中,未經身體利用就隨著尿液排出,所以體重反而會不斷減輕,除此之外,血液中過高的糖份也會增加滲透壓,促使腎臟努力將過多的糖份連同水份一起排除到尿液中,造成多尿頻尿的狀況。

 

對母親及胎兒的危害:

妊娠糖尿病對懷孕的母親和胎兒皆有危害,妊娠糖尿病會增加流產、胎兒胎死腹中及生產過程中難產的機會,也可能導致早產、孕婦產後的出血增加及因為血液和尿液中的糖分過高,讓感染的機會大增,另外妊娠糖尿病容易造成羊水過多,也可能造成新生兒的體重增加,並且伴隨許多其他的異常症狀。

檢測方法:

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患有妊娠糖尿病,或是屬於上述的高風險群者,懷孕24~28周的時候可以去醫院進行簡單的篩檢,這項篩檢不需要空腹,只需口服特定濃度的糖水,等待一小時吃後抽血檢測血糖值,如果血糖值在140 mg/dL,就必須再加做另一個名叫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的檢測來幫助確診, 這項檢測必須空腹六到八個小時,先抽一次血測血糖值,此數值必須小於92mg/dL才算正常,之後再服用特定濃度的糖水,分別在服用完畢後的一小時和兩小時抽血檢測血糖值,一小時後的血糖值必須小於180mg/dL,而兩小時後的血糖值必須小於153mg/dL才算正常,三項血糖數值如果有兩項或三項異常的話,即可確診為妊娠糖尿病。

 

治療:

輕微的妊娠糖尿病可以採用飲食控制,方法和一般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類似,如少量多餐、盡量選擇低糖低鹽和低油的食物等等,不過也必須兼顧營養均衡,此外如果妊娠糖尿病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建議補充胰島素以降低血糖,如此才能保全胎兒的健康,以利寶寶順利成長。



■  本文出處於此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凍卵待良人 好孕再臨門

近年來大齡女星掀起凍齡熱潮,讓即將邁入熟齡的女性,燃起來了生兒育女的希望,甚至不少還沒遇到真命天子的30歲出頭輕熟女,也紛紛動起了「先凍卵,待良人」的念頭,台南安安婦幼診所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周佩宜醫師表示,曾有爸爸因為擔心女兒繼續遊戲人間下去,會錯過結婚生子的好時間,因此先帶女兒到診間諮詢與凍卵,以免之後想生卵巢卻已無卵子可用。 

冷凍技術成功率不高?卵子品質解凍後會下降?周佩宜醫師解釋,因為過往冷凍技術是使用慢速冷凍,較容易產生冰晶破壞卵子細胞,因此冷凍、解凍等成功率都較低,卵子品質也相對差,才會有這些迷思。從2006年開始,凍卵開始採用玻璃化冷凍技術,採用快速冷凍的方式,並使用液態氮,將卵子保存在攝氏-196度的環境,呈現如同透明玻璃狀,解凍後存活率高達90%以上,而且解凍後的卵子仍保有原本的品質,因此想凍卵的民眾,不必再擔心成功率與品質下降的問題。 



想提早為生育做準備,什麼時候凍卵最適合?周佩宜醫師說明,凍卵也需要考慮卵子品質與數量,女性的卵子存量從出生就一直在遞減,至第一次月經來潮時,平均約剩50萬,而到35歲以後更是會快速減少,同時品質也不斷的下降,因此若要提前準備,30歲左右就可以考慮凍卵,以保有較好品質的卵子。 

除了為了未來準備外,凍卵還有很多使用的地方,周佩宜醫師進一步說明,如有些夫妻長期分隔兩地,見面時間可能不長,為了能正常受孕生產,也會考慮先將精卵冷凍起來,做試管嬰兒受孕。還有像是在做可能影響生育的治療前,也會先凍卵,以免後續生育能力受限時,無法如計畫懷孕。甚至對於子宮內膜不穩定、子宮肌腺症、多囊性卵巢等患者,可能因為子宮內膜狀況不適合胚胎形成後馬上著床,通常也會將胚胎冷凍後再植入,以利胚胎著床。 

凍卵、凍胚胎後,可以存放多久呢?周佩宜醫師解釋,法規有明文規定,凍卵、凍胚胎上限都是十年,若時間到可以再重新續留保存,品質上並不會受影響,但需要考慮受孕的年齡,若超過35歲屬高齡產婦,即便卵子品質很好,高齡產婦仍有較高的風險,因此建議不要太晚受孕。 

最後,周佩宜醫師提醒民眾,雖然生殖技術不斷進步,但不代表女性受孕、生產年齡可以無限延後,年齡越高,生產風險也越高,曾有夫妻為了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提前凍卵,等到一年多後回來,透過人工生殖受孕,但也是盡量趕在35、36歲前受孕,避免懷孕、生產過程的風險提高。 


專家諮詢:台南安安婦幼診所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周佩宜醫師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消化不良易便秘 羊奶或均衡補充蔬果泥可解

 2017-07-26  來源:健康醫療網
  • 寶寶消化不良易便秘 羊奶或均衡補充蔬果泥可解

    寶寶便秘吃蘋果泥 竟致肛裂出血!

    寶寶便秘時,胃口變得不好,便便時也時常痛得哇哇大哭,讓爸爸媽媽看得好心疼!到底寶寶便秘時該怎麼辦呢?除了更換其他品牌的奶粉外,其實也可試試改喝好消化好吸收的羊奶,相較喝牛奶的寶寶更不易便秘,或是也可考慮幫寶寶均衡補充蔬果泥或蔬果汁,幫助消化促進排便。

    寶寶便秘吃蘋果泥 竟致肛裂出血!

    家中寶寶若是有便秘問題,可別亂亂吃,以免吃出問題!臨床上,就有一名二歲寶寶,因為便便太硬,媽媽還以為換奶粉所導致,就用蘋果泥給寶寶吃,沒想到連吃二週蘋果泥的寶寶,居然四天都沒排便;媽媽換尿布時,竟發現尿布上有一堆血,才趕緊帶他就醫,原來寶寶是因為便秘到肛裂出血。

    收治這名寶寶的開業醫小兒科院長曾俊睿表示,小兒便秘是門診中最常見且讓家長最頭痛的問題之一;據估計,在小兒腸胃科門診中,有1-2成5的小朋友有排便困難現象,而嚴重的便秘,就可能造成直腸壁裂傷出血。由於蘋果泥是小分子纖維,會吸水份,而且鐵質成分高,反而會有止瀉作用,以致便秘更嚴重,幸好這名寶寶發現得早,經擦拭藥膏,並將蘋果泥改成香蕉泥、木瓜泥搭配使用後,寶寶就恢復正常排便。

    曾俊睿醫師指出,小兒便秘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天性巨結腸症等疾病因素外,大多受到遺傳及飲食習慣所影響;門診中經常看到父母因寶寶排便困難,緊張到不斷更換奶粉品牌,或尋找各種錯誤或不當方法,結果可能害寶寶便秘更嚴重。

    許多家長常以為寶寶便秘是奶粉泡得不夠濃造成,就把奶粉泡的很濃,想要讓寶寶更好吸收消化;不過,曾俊睿醫師提醒,寶寶長期喝過濃奶粉,反而會造成消化道負擔過重,或造成腎臟負擔過重。

    曾俊睿醫師並強調,有些家長習慣到藥房買灌腸劑給寶寶通便,但長期如此,卻會造成寶寶肛門括約肌缺乏自主性,日後會依賴通便才能夠解便,也是不當的處理方式;另外,也常有家長會自行購買整腸藥物或成藥,這都可能造成寶寶中毒意外,而且讓便祕更加惡化。

    台北中山醫院營養師黃子芩提醒,一歲以上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如果要避免便秘,各種水果、蔬菜、油脂都應該均衡攝取,除了使用配方奶粉外,也可以讓寶寶吃一些蔬菜泥、水果泥,如柳橙、番茄、木瓜、草莓、葡萄柚或奇異果等,或讓寶寶喝些果蔬汁等,增加腸道內的纖維素,可幫助寶寶通暢排便。

    ----------------------------------

    ✤小提醒:

    根據臨床研究顯示,喝母乳的寶寶相較於喝配方奶的寶寶,會排出較為柔軟的糞便,而研究中也發現,喝羊奶的寶寶其每天排便的次數以及糞便的型式與母乳寶寶較相似,因此,若家中有排便比較不順的寶寶,可以選擇配方羊奶粉試試看喔!

    (研究文獻: YS Han (2011) Association of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ith infant growth and stool characteristics. Nutr Res Pract 5 308-312)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審選奶粉成分 為孩子健康把關

 2017-08-16  來源:健康醫療網
  • 審選奶粉成分 為孩子健康把關

    當然乳源的挑選也很重要,建議可以選擇來自純淨無汙染的紐西蘭!

    在面臨寶寶換奶時,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嬰兒成長奶粉,總讓許多家長都陷入了選擇困難的處境,最擔心的莫過於寶寶的身體因為換奶產生不適應性,因此爸爸媽媽總是做足功課,比較多家廠商的奶粉,究竟羊奶好還是牛奶好……?尤其最近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即便挑選貼近母乳乳源的配方奶粉,爸媽在奶粉選擇上還有哪些撇步呢?

    奶粉是孩子成長所需的營養食品,市面上奶粉的產品種類琳瑯滿目,父母在挑選時就必須多注意,包括成分、製造日期等,唯有多比較,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把關。

    聖馬爾定醫院小兒科醫師蔡宜臻指出,奶粉主要是將牛、羊或其他動物的乳汁,以消毒、脫水等加工製成的粉末,因製作過程不同,會生產出不同類型的奶粉,家長最好選擇具有衛生署許可字號的認證,避免讓孩童誤食劣質的奶粉。

    根據美國飲食指南建議,健康食物包括全穀、蔬果、堅果、海鮮魚肉等類別,其中奶類也占其中一類,因此審慎的挑選奶粉,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攝取到營養;蔡宜臻說,像是過期的奶粉或飼料奶粉等,萬一被孩子誤食,可能會引發腸胃炎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肝腎功能、電解質不平衡,尤其孩子若食用到不適合自己體質的奶粉,恐會影響未來的生長發育。

    加上部分調味奶粉熱量較高,攝取過多恐導致肥胖外,也可能養成孩子愛吃甜食的習慣;蔡宜臻說,通常嬰兒所食用的奶粉,以仿照母乳的營養成分製成,因此建議嬰兒餵奶還是以母奶為佳,營養價值比起奶粉不但較高且易吸收。

    ----------------------------------

    ✤小提醒:

    乳源的挑選也很重要,建議可以選擇來自純淨無汙染的紐西蘭!當地空氣清新、水質純淨、土壤肥沃,孕育豐富的新鮮牧草,而攝食新鮮牧草的牛羊們,其乳汁中會富含多種天然營養成分如:共軛亞麻油酸(CLA)及酪蛋白磷酸胜肽(CPP)等,可幫助寶寶更加結實健康。

    此外,乳脂當中含有一些對於腦細胞發育有幫助的磷脂質(PS)以及好消化的脂肪酸,特別是羊奶中含量豐富的「中鏈脂肪酸」,能迅速地被寶寶吸收利用產生能量。然而市售的配方奶粉,大多先將乳脂分離出來(留作其他加工商品所用),再以植物油取代,因此原本乳脂中所含有的天然營養素寶寶根本沒攝取到,這是很可惜的!要分辨您買的奶粉有沒有經過脫脂程序,只要查看罐身上的成分表。若成分標示為「脫脂奶粉」就代表未保留天然乳脂,若標示為「羊(牛)奶固形物」或「全脂奶粉」就代表乳脂有被完整保留唷~

    備註:消費者若欲了解1歲以下的配方奶粉是否有經過政府的核可,可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嬰兒配方食品及較大嬰兒配方輔助食品查詢系統查詢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BabyFood.aspx?nodeID=291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8招 提升寶寶身體保護力與免疫力

 2017-08-13  來源:Babyhome
  • 日常8招 提升寶寶身體保護力與免疫力

     

    時序已進入7月,烈日炎炎的夏天除了熱情的陽光、沙灘和大海之外,也一併帶來了悶熱不適、日曬與潮濕,寶寶在這樣的環境下,幼嫩的肌膚不但容易產生問題,一些病毒、細菌也跟著蠢蠢欲動!寶寶在夏天最容易感染哪些疾病呢?平日可先做好哪些預防措施,補充哪些營養來提升身體的保護力與免疫力?由於寶寶身體各項狀況與器官發展與大人明顯不同,爸媽們更應該要了解夏日裡所潛藏的種種危險!   

    打擊夏天寶寶常見疾病 爸媽應做好預防措施

    台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張雅婷表示,腹瀉、中暑、感冒、腸病毒等都是寶寶常見的夏日疾病,做好基本居家預防措施,並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以免「夏寶病」找上門。

    ◎腹瀉

    天氣熱,食物容易腐敗、滋生細菌,尤其很多冰品的生菌數過高,食物衛生沒有注意,寶寶容易造成腹瀉。除此之外,細菌、病毒感染也是寶寶腹瀉的常見原因,其中又以「輪狀病毒」感染居多。

    基本居家預防措施:

    1.留意寶寶的大便,如有異常需趕緊就醫治療。

    2.勤洗手。

    2.別吃生菜、沒煮熟的雞蛋或直接飲用未消毒的生乳,水果一定要洗乾淨。

    3.留意食物的保鮮。

    4.煮開水要持續煮開五分鐘以上。

    ◎中暑

    寶寶的皮膚汗腺尚未發育完全,在夏天並無法有效經由排汗來調節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因此容易中暑。

    ‧基本居家預防措施:

    1.帶寶寶外出前,先注意戶外的溫度與溼度,多加評估,盡量避免於上午10 點至下午2 點出門。

    2.做好防曬。

    3.補充水分。

    4.穿輕便寬鬆、透氣的淺色衣服。

    5.適量食用消暑食物,如西瓜、香瓜、絲瓜、冬瓜或綠豆薏仁等。

    ◎感冒

    今年夏天氣溫創新高,有寶寶的家長,大多選擇待在室內活動。密閉空間裡,空氣不流通,感冒病毒也會伺機感染寶寶。

    ‧基本居家預防措施:

    1.住家注意通風及室內溫濕度的控制。

    2.室外或室內都要保持清潔衛生。

    3.適量補充水分。

    4. 大人必須避免自己生病,切記出入公共場所帶口罩,回家後立即洗手並更換衣物。

    5.少帶寶寶出入公共場所。

    6.若家裡有人生病,應與孩子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8招 提升寶寶身體保護力與免疫力

 2017-08-13  來源:Babyhome
  • 日常8招 提升寶寶身體保護力與免疫力

     

     

    ◎腸病毒

    每年4~9月為腸病毒流行高峰期,3歲以下寶寶若感染腸病毒,易演變成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如孩子出現高燒、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頸部僵硬或心律不整等重症前兆病徵,應立即送醫處理。

    ‧基本居家預防措施:

    1.勤洗手,大人回家後一定要洗。

    2.家中有人感染,一定要分開照顧,避免交叉感染。

    3.定期進行寶寶物品與家中環境的消毒。

    4.食物食用前必須完全加熱。

    當寶寶胃口不佳時

    張雅婷醫師表示,選擇奶粉,首要考量的是它能否適合不同時期的寶寶,符合身體各項生長發育的需要;奶粉是否適合寶寶,可從從奶粉的消化吸收程度與生活狀況來判斷,如排便次數正常、體重增加理想、睡眠品質好、食慾良好等。

    添加副食品需秉持營養簡單、口味清淡、安全等原則,依照寶寶的月齡,選擇合適且新鮮的食材,而不是隨意使用大人的食物磨碎給寶寶吃,如此一來會出現健康問題,同時易養成吃重口味食物的習慣。

    不論喝奶或吃副食品,寶寶一旦出現胃口不佳,先觀察活動力與精神狀態,了解是否生病了;採「少量多餐」的方式餵食,勿過度勉強孩子;寶寶飲食型態逐漸邁入成人模式,食物種類、口味單一吃久了,寶寶也是會膩的,變化菜色,製作營養好吃又好看的副食品,也能有效改善。

    張醫師亦提到,配方羊奶或配方牛奶都已依照不同階段寶寶成長所需調配,適合各階段寶寶食用。相較於牛奶,羊奶含有很重要的天然營養成份:核苷酸(Nucleotides)、涎酸(SA; Sailic acid)等,能提升寶寶的保護力、調整體質;且羊奶較牛奶好消化吸收,寶寶不容易脹氣、溢吐奶,胃口自然得到改善。

    此外市面上有些奶粉中添加的藻精蛋白,是一種從藻類中萃取出的藍色蛋白,能抑制及預防病毒,對於提升保護力這點更是加分。

    日常8招 提升寶寶身體保護力與免疫力

    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可提升寶寶身體保護力與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和過敏的機率,腸道健康是首要之務,有好的消化系統,養分才能充分被吸收,傳送到身體各個部位。

    1.多運動。

    2.充足的睡眠、規律作息。

    3.偶爾外出曬太陽。

    4.選擇合適的配方奶、副食品,保護腸道健康。

    5.飲食均衡營養。

    6.保持好情緒。

    7.吃飯時多咀嚼。

    8.多喝水。

    文章出處:Babyhome
    原文>> https://info.babyhome.com.tw/article/13251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手爸媽必看 寶寶無理哭鬧 醫師教你這樣做

記者林雁茹/綜合報導

「寶寶不是肚子餓,尿布也沒濕,抱著哄卻還是哭不停!到底怎麼了?」照顧小孩本來就是一件耗神的事情,現代家長常常還得兼顧工作,若是一身疲憊回到家還得面對寶寶無理取鬧,辛苦指數又得再加乘了。根據門診觀察,寶寶若是高頻率的無理哭鬧、脾氣暴躁等,其實很有可能與過敏有關。

不論是異位性皮膚炎引發的皮膚搔癢,或是鼻子過敏、氣喘導致的呼吸不順,種種過敏症狀帶來的不適,寶寶難以表達,就只能用他唯一會的方式:不斷哭鬧,來表示不舒服,但家長不見得能發現寶寶哭鬧真正的原因,才會有種寶寶一直無理取鬧的錯覺。

除了情緒受到影響,過敏對於寶寶的睡眠品質也相當不利,由於過敏症狀發作的時間並不限於白天,如果症狀發生在半夜,就容易造成寶寶淺眠、睡眠品質不佳,隔天精神狀況也不好,嚴重者還可能影響到學習及人際相處。

為了維護寶寶生、心理健康,預防過敏的工作絕對不可以馬虎。預防過敏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在沒有過敏時就作好預防,避免誘發過敏因子;第二種是避免已經被誘發的過敏體質更惡化,遠離過敏原並且接受治療,但是第二種其實比較可惜,因為寶寶已經被誘發過敏,只能長期以藥物做好控制,一輩子難以脫離過敏。因此,事先預防一定是比較好的做法,方法建議可從「環境清潔」與「慎選飲食」雙方面下手來防範過敏。而且我通常會提醒家長,年紀小的寶寶由於腸胃道較敏感,更應該重視以飲食來預防過敏,長期的門診經驗也發現新生兒對牛奶蛋白過敏的比例遠高於外在環境因素,因此建議家長盡量哺餵母乳。

許多研究指出,母乳除了擁有相當多的營養素外,它的小分子蛋白質可避免引起腸胃刺激引發過敏,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體質;但如果媽媽因為工作關係或有其他考量,寶寶一歲後建議可以「部分水解蛋白配方」來銜接,水解技術是將難消化且容易刺激消化道系統的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切斷成小分子,寶寶尚未發育完成的腸胃比較容易消化吸收,也較不容易引起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德國獨立研究機構曾做了一個大型研究,持續追蹤超過二千名寶寶達15年以上,證實喝了水解配方之後,能夠幫助調整體質,建議新手爸媽們在為寶寶挑選配方產品時優先考量,由內而外強化寶寶的保護力,從小打好健康的底子。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半夜哭鬧,一定是腸絞痛?3指標聰明辨別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對於新手爸媽來說,雖然整個孕期間有長達10個月的時間可以學習準備。但從小寶貝落地的那一刻起,新生兒的一切往往讓照顧者措手不及!尤其遇到找不出原因的寶寶半夜啼哭問題,更是嚴重影響父母睡眠品質,而不少爸媽們往往會將其歸咎於腸絞痛惹禍。不過,嬰兒哭鬧不休,一定腸絞痛引起嗎?想要避免嬰兒持續哭鬧該怎麼做?

檢視相片
 
寶寶半夜哭鬧,一定是腸絞痛?3指標聰明辨別

小寶貝哭不停怎麼辦?了解3誘發因素助改善

兒科醫師華一鳴表示,由於嬰幼兒尚無言語表達能力,因此只能透過哭聲向照顧者表達情緒和需求。一般來說,臨床上導致嬰幼兒哭鬧的原因,可區分為生理、心理、生病3大因素。因此,想要改善孩子哭鬧不休的狀態,建議新手爸媽們不妨可從下列方向找出造成寶貝不適的原因、加以排除:

生理因素:肚子餓、環境吵鬧以及太冷、太熱、腸絞痛等。


心理因素:感到寂寞、不安,需要照顧者陪伴、哄抱。


疾病因素:感冒、皮膚過敏、發燒、拉肚子等因素。


 

腸絞痛又稱「百日哭」 多發生在出生頭3個月

除了說明導致嬰兒不停哭泣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外,華一鳴醫師也特別針對爸媽們最常提問的「什麼是腸絞痛?」、「要怎麼知道孩子有沒有腸絞痛?」等問題加以解說。

其實,所謂的腸絞痛指的是3個月以下的新生兒,常集中在黃昏、半夜等固定時間,出現焦慮、嚎啕大哭,且一次就持續數小時、不易安撫的症狀。由於,這類現象於嬰幼兒出生3個月後,多半會得到緩解,因此坊間又稱為「百日哭」。

檢視相片
 
華一鳴醫師指出,照顧者不妨可參考「Wessel氏準則」的3個指標項目,簡易評估孩子是否有腸絞痛的問題。

孩子哭不停,是腸絞痛惹禍嗎?「Wessel氏準則」3指標助鑑別

不過,正如先前提到,由於導致嬰幼兒啼哭的原因十分多元,若新手爸媽僅僅是透過以上特徵往往難以鑑別、區分。對此,華一鳴醫師指出,照顧者不妨可參考「Wessel氏準則」的3個指標項目,簡易評估孩子是否有腸絞痛的問題:

指標1:1天找不出原因(非生病因素)的哭泣時間可長達3小時以上。


指標2:每週有高達3天以上的時間,嬰幼兒每日哭鬧時間達3小時以上。


指標3:上述情況持續長達3週以上。


小提醒:不過,不必等到3個指標都滿足,有前2個指標就可以當作是腸絞痛來處理。


 

Baby腸絞痛有解嗎?4面向著手輔助改善

至於,針對腸絞痛問題該怎麼改善,華一鳴醫師提到,由於目前醫學界尚未釐清導致嬰幼兒產生腸絞痛的確切原因;僅知其非單一原因,而是個別嬰兒有不同的原因卻有相同的症狀,因此在調理方式上也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說,還是建議爸媽可嘗試從以下4面向著手來輔助改善:

胃食道逆流:寶寶奶喝太多、喝太少,以及餵奶後是否有適度拍嗝,並於餵奶30分鐘後再躺平,都是避免胃食道逆流發生,造成寶貝腸胃不適的訣竅。


乳糖不耐症:針對這類嬰幼兒,建議在配方奶的挑選上,可以試著選用無乳糖或低乳糖配方的奶粉,以降低孩子脹氣、腹瀉、嘔吐的發生。


牛奶蛋白過敏:臨床也有部分嬰幼兒有牛奶蛋白過敏的問題。針對這類飲用配方奶引起牛乳蛋白過敏的孩子,建議照顧者可更換配方奶,改選擇水解蛋白奶粉,就是不錯的方式。


對母乳中的成分過敏:至於,哺育純母乳的媽咪,則建議可適度檢視自己的飲食內容,是否攝取過量的黃豆、雞蛋、小麥、帶殼海鮮等易致敏的食物。盡量避免上述食材的食用,可能也有輔助改善孩子腸絞痛發生頻率的作用。


 

檢視相片
 
嘗試以毛巾、毯子將寶寶舒適地包裹起來,可模擬寶寶在子宮的感覺,並減少驚嚇反射,讓寶寶睡得更好,但注意不要讓寶寶太熱。此外,不應整天都將寶寶包著,只有寶寶哭鬧或睡覺時才包。

小寶貝哭鬧不休好窘?兒科醫師推「5S安撫法」

除了教導大家,怎麼鑑別嬰兒啼哭是否可能為腸絞痛引起,以及如何調整寶貝、哺乳媽咪的飲食內容來輔助改善外,華一鳴醫師更特別分享到,美國知名小兒科醫師哈韋卡普博士(Harvey Karp,M.D)提出的「5S安撫法」,提供給新手爸媽們做為安撫嬰幼兒的參考方式:

襁褓法(Swaddling):嘗試以毛巾、毯子將寶寶舒適地包裹起來,可模擬寶寶在子宮的感覺,並減少驚嚇反射,讓寶寶睡得更好,但注意不要讓寶寶太熱。此外,不應整天都將寶寶包著,只有寶寶哭鬧或睡覺時才包。


側臥或俯臥法(Side or Stomach):仰臥是寶寶最安全的睡姿,但卻是最不能安撫寶寶的姿勢。抱孩子時,可讓寶寶側身或是俯臥在照顧者的懷裏。但寶寶睡著時還是要讓他仰睡。


搖晃法(Swinging):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時常是感到搖晃不穩的。要讓一個已經安靜的寶寶保持鎮定,輕微的搖晃是OK的;但若要安撫一個哭鬧的寶寶,卻需要快而小幅(不超過1英吋)的前後搖動。


噓聲法(Shushing):和一般的迷思相反,寶寶睡眠的環境並不需要完全安靜。在子宮內,血流的聲音對寶寶而言甚至比吸塵器還要吵。根據研究發現,適度於寶寶耳邊發出噓聲,也有安撫嬰幼兒、使其情緒保持穩定的作用。


吮吸法(Sucking):除了哺乳時,讓孩子吸吮乳頭外,適度給予小寶貝安撫奶嘴,也是不錯的方式。


 

【醫師小叮嚀】: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家中伴侶、家庭成員間的焦慮、緊張情緒,也會使嬰幼兒哭鬧的發生頻率增加。因此,華一鳴醫師提醒,育兒不只是母親的工作,而是一家人的事,建議家庭成員面對新生兒的哭鬧問題應該相互扶持,不要把照顧孩子全都丟給媽媽一人。若真有壓力、情緒波動等問題,切勿諱疾忌醫,一定要尋求專業社工、醫護人員的協助較有保障。

【延伸閱讀】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朋友吞藥丸3大好處 兒科醫師傳授吞服訓練法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小孩子抵抗力差,常常感冒生病需吃藥,但每次到了要吃藥的時候,許多小朋友抱怨藥粉太苦或太大包,不願乖乖配合,讓家長頭疼不已。兒科醫師建議家長指導6歲以上的小孩吞藥丸,不但能克服一些服藥的煩惱,也更有助於病程用藥的調整。

 
陳敏恭主任教導來看診的小病人練習吞藥。(圖片提供/衛福部台中醫院)

咳嗽藥、化痰藥、流鼻水藥、鼻塞藥和止痛藥等,都是小朋友經常服用的感冒症狀藥,一般醫院或診所都會將這些藥混合在一起磨成粉,再分裝給病患服用,但比起吃藥粉和藥水,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小兒科主任陳敏恭認為,6歲以上的小孩若能學會吞藥丸更好,至少有以下3種好處:

1.有助於調整藥物:生病的小孩經過2、3天治療後,某些症狀已經緩解許多,另外一些症狀可能變得更嚴重,這時候如果吃的是藥丸,家長可以依據症狀的變化與嚴重度去作調整,但如果是磨在一起的藥粉,家長就無法更精準地做調整了。

2.避免不必要的糖:小孩常用的藥水,裡頭或多或少加了一些糖分,如果小孩學會吞藥丸,就可避開不必要的糖分。藥丸比開封過的藥水也較能日後保存,同時省掉裝藥水的瓶瓶罐罐,達到環保功效。

3.藥物選擇更多元:有些藥丸本身就不適合磨粉,例如:長效型的黃嘌呤氣喘藥,或是磨過後太苦的藥丸。

【跟著醫師學】/訓練孩子吞藥丸

不過,吞藥丸對6歲以上小朋友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爸爸媽媽該怎麼協助呢?陳敏恭醫師建議選用一大一小的糖果作為訓練工具,小顆的可以選用迷你巧克力,大顆的則可以選用橢圓形藥丸大小的糖果,由小而大訓練起。在訓練的過程中,家長要以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主動去嘗試,在小孩有些微的意願且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下,學習的效果會更快。

學習吞藥丸,首先是先喝一口水潤滑嘴巴,再將糖果放於舌頭的正中央,如果糖果是橢圓形,則將糖果的長徑跟舌頭長徑平行。吞嚥整個過程如下:

1.

先喝一小口水潤潤喉嚨。


2.

將糖果擺在舌頭的正中央。


3.

再喝一口水。


4.

頭部往後仰,順勢做吞嚥的動作。


5.

如果覺得沒有吞下去,則可以將頭部左右輕微的搖晃,然後再作一次吞咽的動作。


6.

藥丸吞下去後,做一次深呼吸,可以避免噁心的反射。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挑食不吃蔬菜?實驗發現這奇招7成有效!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你家的小朋友也有不喜歡吃的蔬菜嗎?孩子們常見的挑食問題,長久下來可能對身體造成影響。但如何讓孩子不挑嘴的吃下盤子中的食物,確實也讓不少家長傷透腦筋。

《Appetite》日前刊登西班牙巴斯克烹飪中心(Basque Culinary Centre)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帶著孩子一起去超市採買需要的食材,有機會讓孩子增加食用蔬菜的意願,並更享受食用這些食物的體驗。 

研究中作者招募86位年齡介於8~10歲的兒童作為受試者,將之隨機分為兩組,要求其中一組的受試兒童協助其父母購買製作3樣不同蔬菜基底的點心或飲料所需的食材,另一組則是將時間花在一場不會接觸到蔬菜的遊戲工作坊中,而不用協助其父母的購物行程。 

實驗結果顯示,與未參與選購食材的組別(20%)相比,參與選購食材的兒童願意品嘗蔬菜基底點心或飲料的比例(70%)顯著較高。 

本文出自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延伸閱讀】 
 


新聞出處: 
研究刊登在《Appetite》第120卷 第287-296頁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5666317307821 

作者簡介: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Elsevier於1880年成立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要經營醫學、科學和技術資訊產品及出版服務的出版商。透過與世界各地的科技與醫學機構的合作,Elsevier 每年出版1800多種期刊和2200本新書,以及一系列創新電子資料庫。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嘴角抽動、溢奶 新生兒抽搐惹禍

 
嘴角抽動、溢奶 新生兒抽搐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剛出生的小祐自醫院返家後,爸媽發現他吃奶時嘴角會不自主抽動,左手會出現不正常的姿勢,甚至常有溢奶的情形。緊急送醫後被診斷為新生兒抽筋。進一步檢查發現為低血鈣導致的抽搐。

新生兒抽搐不明顯 家長觀察力很重要

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醫師吳博銘提醒,一般民眾對於抽搐的印象還停留在電視上口吐白沫,眼睛上吊,但新生兒癲癇症狀變化多端,不像成人會有明顯四肢抽動的動作,新生兒抽搐年紀越小表現越不典型,抽搐多是以局部性為主,因此家長的良好觀察及警覺性非常重要。

根據國外統計,平均要花費7小時的腦波檢查才能找到癲癇的證據,進而及早治療,以避免留下後遺症。新生兒抽搐係腦部不正常放電所導致,國外大型研究發現,每1,000名兒童約有1.5-5.5例,發生率不低,且多於出生後1週內發生。且據國外統計,有20-30%的小病童在兒童期會有癲癇的情形。

發燒、持續抽搐超過30分鐘立即送醫

吳博銘醫師表示,新生兒比成人易發生抽搐,主要原因以新生兒於出生過程生產不順所造成的缺氧性腦傷為最大宗。提醒家長,若新生兒抽搐在短時間內反覆發作,且發作完後意識未立即回復,或合併發燒、持續抽搐超過30分鐘,都可能影響以後的智能發展,應立即送急診,至加護病房進行重症照護。

吳博銘醫師表示,第一次抽搐發作後,可能會造成發展遲緩、自閉症及後續的癲癇發作,需長期門診追蹤,除了發作型態外,神經發展也是長期追蹤的重點,需要專業醫療團隊來積極介入,以維持兒童的良好神經發展。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嚇!新生娃吃奶嘴動不停、溢奶原來是抽搐

黃興文
 
嚇!新生娃吃奶嘴動不停、溢奶原來是抽搐

匯流新聞網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看到剛出生的小寶寶溢奶,可不一定是厭奶!一名剛出生3天的小祐返家後,家人發現吃奶時嘴角不自主的抽動,左手姿勢不正常外甚至還有溢奶的情形,經送醫檢查才發現是因低血鈣才導致抽搐,醫師提醒,若新生兒抽搐在短時間內不斷發作,或合併發燒、持續抽搐逾30分鐘,恐會影響日後的智能發展,這時千萬要送急診進行重症照護。

習慣性抽搐稱為癲癇,新生兒癲癇症狀多變,成因是腦部不正常放電所導致,不像成人有明顯四肢抽動的動作,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每1000名兒童約有1.5到5.5例會發生癲癇,且多於出生後1週內。

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醫師吳博銘表示,觀察新生兒的重點在於是否有固定呆板的動作表現,像是踩腳踏車,應特別注意嬰兒眼神是否呆滯,若有就應該前往醫院評估。

他說,新生兒發生抽蓄高於成人,原因是腦部抑制神經並未成熟。成人抽搐主要是腦部受創傷或缺氧,多半為慢性病的併發症;而新生兒抽搐的主因包括,新生兒出生過程不順造成缺氧性腦傷占5成以上;其他還有中樞神經感染、電解質失衡、糖分過低及其他代謝性疾患等因素。若新生兒因此發生抽搐,通常也不好控制。

吳博銘提醒家長,第一次抽搐發作後,就有可能會造成日後發展遲緩、自閉症及癲癇發作,若新生兒抽搐短時間內反覆發作,且發作完後意識未立即回復,或合併發燒、持續抽搐超過30分鐘,都可能影響日後的智能發展,應立即送急診至加護病房進行重症照護。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gmail.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成大醫院提供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化白蛋白監控孕婦糖尿病 新檢查法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指出,妊娠性糖尿病的發生率3-10%。如產婦血糖過高會造成胎兒的高血糖、低血鈣症、高膽紅素血症、心肌肥厚、畸形、巨嬰、肺成熟延遲、甚至死胎等問題,而母親亦易有傷口感染、子宮收縮不良、肩難產、產後大出血等風險,不可不慎。

李耀泰認為,空腹和飯後的血糖值是監控血糖較好的依據,糖化血紅素是臨床最常用的血糖控制標記,正常值少於6.5%,可反映檢前3個月的血糖值。但糖化紅血素會受紅血球生存時間的影響不甚可靠。最近有改用糖化白蛋白來監控糖尿病的趨勢,為新的檢查方法。

李耀泰表示,糖化紅血素是糖與紅血球的結合,因紅血球平均生存時間有3個月,因此糖化紅血素是顯示最近3個月數值,不能清楚血糖在最近兩週內是否控制理想,然而糖化白蛋白是糖與白蛋白的結合,而白蛋白半衰期約15天,即糖化白蛋白可顯示最近兩週的血糖值,更能準確血糖的控制。加上糖與白蛋白結合能力是糖與紅血球結合能力的4.5倍,而妊娠性糖尿病又需嚴格控制血糖數值,因此糖化白蛋白是最適合監視妊娠性糖尿病血糖值。

李耀泰發現,孕婦常有且鐵性貧血,而缺鐵性貧血的紅血球因生存時間延長造成糖化紅血素增加;糖化白蛋白因不受紅血球生存時間的影響,所以在缺鐵性貧血患者,可利用糖化白蛋白來做為血糖控制評估依據。

李耀泰主任強調,糖化白蛋白的檢測費用便宜,對孕婦的糖尿病血糖監控較佳,但需患者血中白蛋白濃度每毫升在3公克以上。同時,不適用在肝硬化與甲狀腺功能過低的患者,因會延長白蛋白半衰期,導致糖化白蛋白值會增加。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媽咪看過來! 預防妊娠紋有妙方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妊娠二三事 向細紋說不

對於所有媽咪來說,妊娠紋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惡夢之一,它是—種皮膚紋路,通常出現於懷孕5丶6個月後,通常出現於腹部,部份媽咪也會出現於大腿丶髖部丶乳房等部位。

妊娠紋形成的原理

 

孕期間會於皮膚上產生寬窄丶長短不—的粉紅色或紫紅色的波浪狀花紋,分娩後這些花紋會逐漸淡去,並留下白色有光澤的疤痕細紋;妊娠紋形成的原理與俗稱的「肥胖紋」相同,均是因體重增加,導致皮膚被撐大,上層彈性纖維斷裂而產生的現象。因體質差異,不是每位孕婦都會有,另—方面,高齡產婦丶平時運動不足的女性,因皮膚彈性不足,往往是最容易產生妊娠紋的族群之—,若想降低妊娠紋的產生,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做好體重管理。

降低妊娠紋的產生

 

懷孕期間均衡飲食,使體重增加控制於12-15公斤之內,尤其於中後期,應盡量避免急遽增加,如能培養適度的運動習慣,不僅能控制體重,更能增加皮膚纖維的伸展,就不容易產生嚴重的妊娠紋。

預防重於治療

為了更加有效地預防妊娠紋,最好從平時的保養開始,建議孕媽咪們可以塗抹適量乳液丶按摩霜或妊娠霜,原則上一天一次即可。如於產後留下明顯丶無法消去的妊娠紋,媽咪們又十分在意的話,不妨交由専業醫師以精密醫美儀器做診斷評估,幫助媽咪恢復「無紋」的美麗。

(本文摘自健康醫療網剖婦產衛教手冊 受訪者:楊名錦醫師)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半夜「罵罵號」難安撫 醫師揭密:恐是它作怪

記者林雁茹/綜合報導

寶寶在睡眠時,體內會分泌生長激素,因此家長都希望寶寶晚上睡得好,才能長得頭好壯壯。然而,過敏引起的症狀容易導致寶寶晚上無法安穩睡眠,甚至因身體不適反覆哭鬧,讓家長跟著整夜折騰。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通銘醫師指出,若不從小預防過敏,長期下來可能對氣質及成長發育造成影響。

張通銘表示,當寶寶誘發過敏後,常見的症狀有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發炎等,其中異位性皮膚炎最早顯現,讓寶寶皮膚紅腫發癢抓不停;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發炎等則會使寶寶出現睡眠中斷。

張通銘進一步指出,當寶寶睡眠品質與作息受到影響,也會連帶影響到生長發育,心理方面則可能造成情緒發展與專注力欠佳、容易過動等,若三歲以前若未得到控制,可能將發展成一輩子的健康問題,後續的治療對孩子與家長來說都非常辛苦,因此,建議家長一定要及早為寶寶預防過敏。

張通銘提醒家長,雖然基因遺傳與環境是影響過敏的重要原因,且大部分的家長能透過頻繁清掃、清洗絨毛玩具等來保持環境清潔。但對小朋友來說,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飲食其實也是過敏預防的重要關鍵。寶寶的主食很單純,以奶類為主,母乳中含有珍貴的營養素及小分子蛋白,可以預防過敏,也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若一歲後媽媽在哺餵上有困難,會建議為寶寶選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

要讓寶寶預防過敏,食用母乳為第一優先,但寶寶一歲後許多職業婦女工作繁忙、或面臨乳量不足的狀況,張通銘醫師建議,可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取代一般奶粉。水解技術能將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能降低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機會,讓寶寶吸收效率更好。另外,實證指出,水解技術不會影響原有營養價值,讓寶寶在獲得足夠營養時,能同時訓練口服耐受性。

張通銘表示,自己家中的小朋友也是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及早為寶寶調整體質。醫師也叮嚀,不管家族是否有出現過敏案例,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若注意到寶寶有蘋果臉、皮膚易掉屑或耳後乾裂等強烈過敏體質特徵,應改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減緩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孩子的健康由父母把關,父母們務必把握三歲前過敏預防關鍵期,避免日後受過敏治療所苦。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eck Point Help!寶寶不吃副食品

寶寶不吃副食品時的檢視7重點

寶寶不吃副食品是什麼原因呢?如果是不喜歡食物的味道,知道問題點就會比較好解決。但除了食物的原因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各式各樣的理由,在此透過下列重點,一起檢視寶寶不吃副食品的原因。

Point 1. 多做一些消耗體力的活動,增加飢餓感

寶寶和大人也是一樣,肚子不餓時就不想吃。注意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早上可以出門散散步,讓寶寶到公園跑跑跳跳,盡量多活動身體,也可以帶去親子館遊玩。就算寶寶年紀還小,即使只是坐在專屬的手推車裡,東看西看也會耗費不少精力。

Point 2. 餵奶與副食品的時間至少間隔2~3小時

喝奶與副食品的間隔,最好能夠有2~3小時,才會有肚子餓的感覺。尤其5個月後的寶寶,有時會有撒嬌討奶的習慣,盡量透過散步遊戲等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才能夠拉開餵奶間隔,建立良好的作息。

Point 3. 湯匙不要拿太高,換個角度再餵一次

從寶寶的視角來看,媽媽手拿著湯匙往前伸的動作,湯匙看起來變成了一個可怕的東西!如果湯匙裝了很多的食物,從上往下的壓迫感,會讓寶寶感覺害怕!試試看,一次不要在湯匙上盛太多食物,從寶寶可以看清楚湯匙內的食物的角度來餵食(湯匙低於寶寶的視角),也許會有不同的反應。

Point 4. 坐姿調整安穩,有助於寶寶專心吃飯

如果坐著的姿勢不夠穩定、舒適,會造成寶寶無法集中注意力吃飯。姿勢安定後,下巴與舌頭也比較能夠施力,吃東西會變得比較容易。可以在寶寶吃飯的椅背與身體之間塞條毛巾,固定上半身的姿勢,另外腳如果能夠踩在地板或踏板上,身體也比較安定。將嬰兒餐椅的椅背及踏墊,調整到最適當的高度與位子,幫助寶寶專心吃飯。

Point 5. 提供符合咀嚼能力的食物

要讓原本只喝奶水的寶寶習慣用嘴巴咀嚼食物,提供符合年齡發展的副食品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不過在此也要提醒,每一個寶寶的發育成長都不盡相同,除了參考副食品食譜,提供各個階段寶寶適合的不同軟硬度、大小尺寸的食物外,也要同時觀察寶寶吃東西的狀況來做適度的調整。

Point 6. 玩具收拾好,電視關起來

為了不要分心,讓寶寶集中注意力在餐桌上,用餐時請將玩具收好、電視關起來,雙手洗乾淨、穿上乾淨圍兜,告訴寶寶「要吃飯了喔!」然後一起坐到餐桌前面。透過固定的飯前儀式來轉換寶寶的心情,從遊戲時間切換到吃飯時間,一起擁有吃飯的好心情。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線支援「媽媽手」 寶寶安睡不用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寶寶哭鬧不入睡 媽媽哄娃手抽痛

甫成為新手媽咪滿一個月的美美,向公司請了育嬰假後,每天忙著擠母奶、餵奶,幫寶寶換尿布、洗澡、玩耍,沈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然而,朝夕共處下來,寶寶也養成沒有美美抱著哄,就睡不著覺的習慣,每次都要媽媽抱著哄十分鐘之久才肯入睡。一開始美美不以為苦,只覺得孩子黏人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表現,日子一久,右手腕靠近大拇指根部處,卻開始出現刺痛感,且疼痛感一天比一天要劇烈,導致連抱小孩都產生困難。經求診後,才知道自己得了「媽媽手」。

長時間過度不休息 小心媽媽手來報到

醫學名詞中所謂的「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其實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媽媽手」,但是此疾病並不僅限媽媽可能罹患,凡長時間使用手部施力者,均是媽媽手的高風險族群。例如工作長時間打字的辦公族、需扛沈重器材的攝影師、單手端餐盤的服務生、按摩美容師傅等,均可能因不斷重複且過度使用手部肌肉,而導致肌腱發炎。而其主要症狀,即手腕與拇指交界處會感到刺痛,嚴重時受傷部位甚至無法使力,且持續疼痛緊繃,甚至產生腫脹的現象。

一般而言,普遍女性因先天肌力不如男性,患有媽媽手比例比男性高,再加上,女性於懷孕末期,因體內賀爾蒙改變影響,肌力也會大幅減弱,在產後肌力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一會忙抱小孩一會忙做家事,很容易導致「媽媽手」找上門。

聰明選擇育兒商品 幫助媽咪分擔辛勞

看準此現象,知名日系母嬰品牌推出的各項產品,均以寶寶的「安全性」與媽媽的「使用便利性」為設計第一考量。例如嬰兒手推車,就有創新的透氣椅墊提升了吸濕、速乾的功能,幫助出汗後的寶寶維持舒適感;更重要的是因應台灣地小,推車外出時易產生碰撞情形,故每台推車都具全制震緩衝系統,貼心的保護寶寶免於各種震動,再加上設計質量輕巧,也便於媽媽出門在外的收納攜帶。

此外,另一電動餐搖椅產品,也特別設計了接近媽媽心跳頻率,每分鐘69下的搖擺,讓寶寶能更快安心入眠,而且還附了四輪設計,可輕鬆於家中各區域移動,讓媽媽做家事時也能隨時看護熟睡中的孩子,減輕許多育兒負擔,獲得休息,進而能告別媽媽手等過勞症狀。

少子化引育兒新商機 知名日系品牌插旗內科

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新生兒總數恐低於20萬人,將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第二低。對此,知名日系母嬰用品副總經理楊宏碩表示,隨著內湖科學園區已成為台灣產值最高的聚落,逼近10萬人的年輕科技白領聚集,多數正值結婚生育年齡,看準年輕雙薪爸媽注重生活品質,以及具備消費能力的特性,今年9月知名日系母嬰用品品牌也將進軍於此開設品牌旗艦店,並定位為育兒生活體驗館,一起角逐育兒市場這塊大餅。期待以優美又科技感十足的日系服務,以及切合需求的精緻母嬰用品,成為爸媽育兒的另一雙手,提供更高質感的育兒新選擇。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分鐘教您分辨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差異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檢視相片

流感疫苗開打,但是施打的疫苗約在兩週後才能發揮效力,但又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施打免費疫苗,醫師教導民眾如何分辨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狀。奇美醫院兒科部總醫師王信驊呼籲爸媽不僅需加強注重孩子的個人衛生,也應留意嬰幼兒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持續嘔吐等。同時也提供簡易的流感及普通感冒症狀差異,教導家長協助分辨,盡早進行治療。

隨著時節邁入秋冬交替之際,一些好發於秋季、冬季的疾病也開始出現在小朋友身上,例如:感冒、病毒性哮吼、輪狀病毒性腸炎、肺炎鏈球菌感染、流感、細支氣管炎、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黴漿菌感染、腺病毒感染等,都是小朋友容易感染的病症。

感冒與流感的比較

 

感冒

流感

發燒

很少

高燒持續3到4天

頭痛

很少

常見

全身痠痛

輕微

常見且通常很嚴重

疲勞虛弱

偶爾

常見,可能持續2到3週

極端疲憊

X

常見,在病程剛開始時

鼻塞

常見

偶爾

打噴嚏

常見

偶爾

喉嚨痛

常見

偶爾

胸部不舒服,咳嗽

輕微,乾咳

常見,可能變得嚴重

王信驊醫師表示,普通感冒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種病毒引起,其中以鼻病毒感染最為常見,約佔一半比例,其次是冠狀病毒,其它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都是可能引起感冒的病原體。小朋友在感染病菌後,約1至2天後會出現一些症狀,其中鼻塞是最常見的,其它包括流鼻水、咳嗽、打噴嚏、喉嚨痛等,而發燒在年紀較小的孩童較常見,在較大的孩童則較少見或較輕微。

王信驊說,一般而言,感冒的病程約持續5到7天,而年紀小於6歲的孩童感冒症狀可能持續到14天。感冒通常很少引起併發症,不過嬰幼兒則較常見一些併發症,如:急性中耳炎、氣喘發作、鼻竇炎、下呼吸道感染等。感冒通常不需要特別的藥物治療;目前的研究顯示抗組織胺、止咳藥、化痰藥等,對嬰幼兒的感冒並無明顯助益;一般建議多休息,適度的補充水分,適當的使用退燒藥物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另外可以使用水蒸氣讓鼻分泌物變稀,使用生理食鹽水鼻滴劑以減輕鼻塞的不適症狀。除非有併發症的產生,否則感冒是不需要抗生素治療的。在預防方面,鼓勵勤洗手、少出入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必要出入時建議戴上口罩。

檢視相片

病毒性哮吼

這是因病毒感染引起喉部發炎阻塞,而導致病童出現類似狗吠聲的咳嗽與吸氣時的喘鳴聲。最常見於6個月至3歲大的小朋友,較少發生在大於6歲的孩童,而引起的病原菌以副流感病毒最為常見,其它如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等也都可能造成哮吼。

王信驊指出,初期的症狀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約1到2天後,出現發燒、類似狗吠聲的咳嗽、聲音沙啞、吸氣性的喘鳴聲等,甚至嚴重的話,會有呼吸喘不過氣、發紺的情況產生。咳嗽通常在3天內慢慢緩解,其它症狀大約在7天內也會慢慢改善。病毒性哮吼的治療以類固醇與吸入性腎上腺素為主,另外也會給予潮濕的氧氣以避免呼吸道分泌物乾燥並增加血氧濃度。病毒性哮吼很少引起併發症,預後大多良好。目前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大部分的病毒性哮吼,避免感染的方式是勤洗手、減少和呼吸道感染者的親密接觸。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在大量使用疫苗前,是引起嬰幼兒腸炎最常見的原因,尤其是6個月至2歲大的小朋友更容易受到感染。在接觸到受感染的人、碰觸受病毒汙染的物體表面後沒有洗手,或是吃了受污染食物或水,就會受到感染。常見的症狀包括嘔吐、水瀉、發燒,病情嚴重的話可能會有脫水、抽搐,甚至死亡。脫水跡象包括:換尿布的次數明顯變少、深黃色或棕色尿、哭泣時沒有眼淚、嘴唇乾裂、眼窩凹陷、前囟門凹陷等,爸媽需多加注意如出現這些徵象需盡速就醫。

王信驊特別提醒家長,受感染的小朋友如果能喝入足夠的水而且沒有脫水情況話,大部分是不需要額外的治療;要避免脫水,爸媽可以給予小朋友口服電解質液,口服電解質液會比果汁好,因為果汁有時候會讓腹瀉便嚴重;此外,爸媽要避免自行給予小朋友止瀉藥物,因為止瀉藥物可能使得感染的時間拉長。目前有疫苗可以預防,而勤洗手是避免感染的重要方式。

肺炎鏈球菌感染

肺炎鏈球菌平常可能躲在鼻腔裡而沒有造成任何症狀,但在免疫力下降或感染呼吸道病毒疾病時,細菌會經由呼吸道或血液入侵人體器官,造成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等病症,而當病菌入侵原本應為無菌的地方時,會引起侵襲性感染,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如:肺炎、腦膜炎、關節炎、敗血症等。

肺炎鏈球菌包含了90種以上的血清型,其中19A、3、14、23F等為近年來在台灣造成侵襲性感染的常見分型,而5歲以下嬰幼兒及65歲以上長者是侵襲性感染的高危險群。傳染方式是經由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產生飛沫,或是接觸被病菌污染的東西而傳染。

受到肺炎鏈球菌感染後,可能會有發燒、咳嗽、頭痛、胸痛、呼吸急促費力、噁心甚至意識不清等症狀,若是造成侵襲性感染,則可能出現嚴重的後遺症如癲癇、智力障礙、聽力障礙等。除了勤洗手、避免接觸感染者、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外,最有效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方法,是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目前台灣嬰幼兒現行常規接種的疫苗是13價結合型疫苗,於出生滿2個月、4個月時各接種一劑,滿12至15個月時再接種第3劑。

流感病毒感染

在各類感冒裡面,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流感病毒,是高傳染性的病菌,會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容易透過咳嗽、打噴嚏、接觸到受病毒汙染的物體等方式在人與人之間傳染;流感病毒有A、B、C三型,其中A型與B型幾乎每年都會引起流行。

王信驊表示,流感的症狀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不過通常會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咳嗽、喉嚨痛等症狀;發燒通常會持續2到5天,和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同,後者的發燒通常不會超過2天。流感的症狀通常在2到5天後會改善,但也可能持續1星期,而虛弱疲勞的症狀也有可能持續好幾個星期。大部分流感病人屬於輕症,但某些人容易有流感併發症,如:小於5歲尤其是小於2歲的小朋友,65歲以上長者,罹患氣喘、心、肺、肝、腎等潛在性疾病的人,小於19歲長期使用阿斯匹靈者,以及過度肥胖者等。肺炎是最常見的流感併發症,其它如:中耳炎、鼻竇炎、心肌炎、肌炎、腦膜炎等。

治療方面包括了症狀治療與抗病毒藥物治療;通常會使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來緩解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不舒服,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來減輕及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目前台灣使用的流感抗病毒藥劑包括了口服式克流感及吸入式瑞樂沙,均可同時治療A及B型流感,建議在流感症狀開始後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此外,多休息與補充足夠的水分是必需的。

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總醫師王信驊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今年10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已開打,施打的對象今年已擴大,年滿6個月大的嬰兒至18歲以下的青少年都有公費流感疫苗可以接種,因此鼓勵各位爸媽趕在流感高峰期開始前,帶著家裡的小朋友前往合約院所接種流感疫苗。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一直坐著... 懷孕期間胖媽媽!

誰說孕婦不能美的冒泡?
但如果一直坐著 … 會中了肥胖的毒 …

 

你有聽說過「坐著是新的抽煙」這句話嗎?

事實上,它是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坐著會增加你健康問題的風險」。以前的研究已經表明,久坐會減少活動度、肌肉無力和新陳代謝緩慢。現在,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原來久坐在抑鬱症和肥胖上都有影響。

檢視相片

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患有抑鬱症狀的孕婦容易發生長時間坐著的情況。
超過1200名婦女參加了這項研究,在頭三個月,他們都填寫評估他們的情緒健康和體力活動量的問卷調查。他們在懷孕的第二個三月底再次填寫問卷。

 

該研究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 在懷孕的第二個三個月期間自覺有抑鬱症狀的婦女花更多的時間坐著。
● 坐著時間較多的女性在懷孕的第二個三個月容易增加更多的體重。
● 花費更多時間坐的女性最終體能上的活動也是比較少的。
● 久坐的孕婦在懷孕第28週時血糖水平升高。這使他們的妊娠糖尿病的風險高於活動量較高的婦女。

 

這項研究證明,孕婦需要為了保持健康而運動。數據不僅指示妊娠糖尿病的更高風險,而且還顯示由於缺乏運動而導致的額外體重增加。懷孕初期的BMI、年齡,甚至孕婦本身的社經地位也沒有關係,由於他們坐下來的時間最終會影響體重和更高的妊娠糖尿病的風險。

檢視相片

關於運動的好處是,它可以幫助減少抑鬱症的症狀。運動觸發釋放腦內啡,連同血清素和多巴胺濃度也上升。這些化學品都改善你的心情,並幫助你有更積極的情緒。透過走動,可以降低糖尿病,肥胖症和抑鬱症的風險。

檢視相片

一個簡單的活動,治療許多可能會影響你的健康的問題。

檢視相片

許多人不運動的的藉口都是沒有時間,或許只要多花一點時間走動或許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Beyond Fitness關心您:)

 

更多專業知識:https://goo.gl/VV241s
資料來源:https://goo.gl/qYGZYr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藥新用! 對抗幼兒遺傳智能障礙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色黴素可作為初期診斷或治療之用

 

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學研究所所長侯明宏及其研究團隊,長年致力於X染色體脆折症之相關基因結構的分析和研究,近期,侯明宏團隊與奇美醫學中心分子病理科主任曾慶誠醫師合作,發現一種古老抗腫瘤藥物,稱為色黴素(Chromomycin A3)的抗生素,具有潛力作為此病初期診斷或治療之用,相關研究成果已獲國際專業期刊《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刊載。

 

缺乏FMR1蛋白質

智力恐異常

 

侯明宏所長指出,X染色體脆折症為X染色體上的FMR1基因(染色體易碎智能遲緩基因)異常所導致,主要致病的原因是FMR1基因內,發生CCG核酸序列重複次數異常擴增,導致無法生成FMR1蛋白質,FMR1蛋白質是一種重要的腦部物質,缺乏時會出現智力方面的異常。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藥物可治療

 

目前幼兒智能障礙疾病中,唐氏症最為常見,其次就屬X染色體脆折症(Fragile X Syndrome),此疾病具有遺傳性,又以男性較女性容易發病,罹患此症的幼兒,早期外觀症狀不明顯,平均3歲時才會出現症狀,除了智能障礙外,通常還會有過動、語言遲緩、或類似自閉症、心智發展異常等症狀,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此病。因此,若是能夠找到專一性的藥物,結合在此FMR1基因擴增序列上,除可以做為檢測X染色體脆折症外,或許也能用來抑制此疾病發生的機率,因而減少生下智障兒或提高治癒此症的機會。

 

將開發用於疾病的治療

 

該團隊利用X光繞射技術,發現「色黴素」可與鎳金屬形成二聚體複合物後,能專一性地結合於X染色體脆折症發病的CCG基因序列上,造成基因結構變形。團隊更利用此藥物具有螢光、高敏感度的特性,與國內少數研究此症的分子醫學專家曾慶誠合作,針對X染色體脆折症病人的檢體進行臨床研究,發現色黴素可專一性作用在這些病人的基因結構上。未來興大將跟奇美醫院持續合作,將此藥物開發成X染色體脆折症的快速篩選系統及測試在疾病治療的可能性。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育兒注意1關鍵,讓孩子大腦發展更好!

編譯/張維庭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東方社會總認為「男主外、女主內」,即使現代社會雙薪家庭多,仍認為女性對於育兒的責任更重大,母親理應比較清楚如何照顧、教育孩子。然而國外有多項研究發現,父親參與育兒的家庭,能讓孩童各方面的發展更好,社會性、言語能力更強,並且大大左右了孩童的人格發展!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倫敦國王學院以及牛津大學等三所大學的共同研究團隊,以128名男性以及他們的孩子進行了實驗。 

透過拍攝父親們陪伴孩子玩玩具,一邊留下了影片,一邊供作研究團隊觀察父親與孩子之間交互作用的素材。研究開始一年後,研究團隊測試了孩子們對於顏色和圖形的認知發展程度。 

實驗結果發現,和父親關係越親密的孩子,在認知發展測試中獲得了較高的分數,而且有言語能力和社會性較強的傾向。研究結果顯示,父親越積極地參與育兒,對於孩子們的成長越有利,而且無關乎孩子的性別,不論是男孩、女孩,跟父親關係越緊密,越有正向的作用。 

不僅僅是能力的培養,父親是否參與童年,也會影響到孩童的人格發展。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研究指出,父愛跟母愛相比,有時更為重要。如果童年時曾被父母親(尤其是父親)拒絕,會對孩童的人格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如果缺乏父親的接納、關愛,孩童日後發生藥物濫用問題、犯罪行為的機率更高,而如果父親時常陪伴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也會更穩定,容易產生自信,有助於培養積極的性格。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傳:孕婦防流產,不能吃燕麥?中醫師破解…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富含膳食纖維的燕麥,不僅營養豐富,其易有飽足感、保存容易的特性,也讓其成為不少民眾早餐、點心時間的輕食首選。不過,近來通訊軟體卻瘋傳:「燕麥有催產之效,孕婦忌食以免流產。」的說法,引起不少孕媽咪恐慌。燕麥真有謠傳的這麼可怕嗎?且聽中醫師怎麼說!

 
網傳:孕婦防流產,不能吃燕麥?中醫師破解…

網傳吃燕麥易增孕婦流產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建東表示,從醫多年,未曾聽聞過有中醫提到燕麥會催產,導致孕婦流產的說法。事實上,根據《本草綱目》記載:「燕麥味甘、性平,無毒,能充飢潤腸。」也就是說燕麥嘗起來有自然甜味,性質平和、沒有毒性,有幫助止餓、潤腸通便,以及促進腸胃蠕動的作用。

且值得注意的是,燕麥相較於華人主食,味甘、性微寒的白米來說,性質甚至更為平和。因此在適量食用下對於人體可謂好處多多,自然也不會有有坊間謠傳的催產、滑胎等副作用,孕媽咪不用過度擔心。除非民眾一口氣大量食用,或是本身對燕麥過敏,才有可能引起輕微的拉肚子、腹瀉等不適症狀產生。

孕媽咪吃對燕麥助排便 熱熱吃效果好又安心

除了說明食用燕麥不會有滑胎的疑慮外,吳建東中醫師也強調,對於孕期受到黃體素濃度飆升影響,身體代謝機能變差、水分易滯留、氣血不足;進而導致腸胃蠕動速率變慢、經常飽受便祕之苦的孕媽咪來說,適度食用有潤腸之效、富含膳食纖維、性質平和的燕麥、糙米等五穀雜糧,反倒有幫助其改善排便不暢的問題。

唯一要留意的只有食用燕麥時,不要直接以冰牛奶、豆漿沖泡,而是溫熱後食用。同時避免與生冷、寒涼的蔬果一同搭配共食,選擇同樣有潤燥、潤腸效果的杏仁等堅果,或是性質平和的水果,對於孕婦保持腸道健康、改善孕期便祕,是非常好的食補選擇。

甩孕期便祕快動起來 動對有助順產、產後瘦身

孕媽咪想要孕期排便暢通,不僅可以從飲食下功夫,只要經檢查確認胚胎著床穩定後,孕期間適度依照個人體能狀態,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盡量避免久坐、久站不動,也都有助於預防孕期便祕的發生;甚至還有幫助順產、讓產後瘦身更快速的益處。

【中醫師小叮嚀】:

吳建東中醫師也提醒,孕媽咪其實只要保持愉快的心,在日常飲食上並沒有太大的禁忌。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貿然食用來路不明的藥方、補藥,才不會補身不成,反影響自己與胎兒的健康。若懷孕過程中有不適產生,也應積極尋求合格中醫師、婦產科醫師協助,以釐清病因,有利對症下藥。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先天性心臟病不宜懷孕?醫:孕前評估有保障!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有先天性心臟病婦女注意,做好孕前評估,孕程較有保障!心臟科醫師表示,由於懷孕時全身血量會大幅增加;有些人甚至可能達到懷孕前的2倍,心臟負擔也會大幅增加。所以,即使病友平常沒有症狀,懷孕期間仍然可能會有心臟衰竭等情況出現,不可不慎!

檢視相片
 
有先天性心臟病婦女注意,做好孕前評估,孕程較有保障!

別小看先天性心臟病威脅!輕忽恐釀發紺、奪命

根據統計,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8,而台灣每年約有2千多名新生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病。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科學技術與先天性心臟病醫療照護的進步,有愈來愈多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順利轉大人,而其中不乏許多正值育齡階段的婦女,因此其未來的懷孕相關照顧,也成為醫界重要的課題之一。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心臟科傅俊閔醫師表示,日前門診就曾收治1位患有「法洛氏四重症」,也就是臨床上常見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這類患者在出生時,往往會出現下列心臟構造異常的問題,包括:心室中膈缺損、主動脈跨行、右心室出口狹窄,以及右心室肥厚等症狀。若沒有妥善處理,一旦發紺持續甚至惡化,便會衍生許多併發症產生。

雖然,該名婦女小時候已進行手術完全矯正(修補心室中膈缺損和右心室出口狹窄),但是,由於因術後沒有症狀,便無持續規則追蹤。因此,近期有懷孕打算的她,為了自身及未來胎兒的安全,決定前來醫院就診,希望做進一步的孕前評估。

檢視相片
 
如果婦女朋友若真已經懷孕了也不用過度緊張,其實臨床上絕大多數以手術矯正過的法洛氏四重症產婦,還是可以順利懷孕生產。只是為確保產婦及新生兒健康,還是建議有這體質的女性,懷孕前、孕程中最好能先諮詢專業醫師,做完整的健康評估更有保障。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做好孕前評估有保障

不過,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婦女懷孕前,一定要做孕前評估不可嗎?對此,傅俊閔醫師解釋,由於「法洛氏四重症」患者術後仍有發生肺動脈瓣膜逆流,進而引起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併發症。再加上,女性於妊娠過程中,全身的血流量也會大幅提升,進而增加心臟的負擔。所以,即便「法洛氏四重症」患者平時沒有任何症狀及異狀,懷孕期間還是可能會因身體變化,而使發生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的機率大幅提升。

因此,傅俊閔醫師建議,有先天性心臟病病史的女性,若真有孕育小生命的計畫,最好能效法上述案例,進行全面的孕前評估較有保障。

降低生產風險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孕前、孕程都要當心!

至於,有先天性心臟病病史者,懷孕前要進行哪些評估項目?傅俊閔醫師指出,在門診除了基本問診和身體檢查,超音波和心電圖是必定安排的項目。同時,也會視情況進行心肺運動測試、核磁共振,甚至是心導管檢查。再根據上述檢查結果為孕婦做懷孕分級,必要時會與婦產科醫師討論生產建議。

傅俊閔醫師強調,由於這類病友的生產風險較一般人大,因此一般會建議她們最好在決定懷孕前,就先進行健康評估。不過,如果婦女朋友已經懷孕了,也不用過度緊張,其實臨床上絕大多數以手術矯正過的法洛氏四重症產婦,還是可以順利懷孕生產。只是為確保產婦及新生兒健康,還是建議有這種體質的女性,在懷孕前、孕程中最好能先諮詢專業醫師,做完整的健康評估更有保障。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調理+腹灸 不孕者成功受孕

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38歲的陳小姐結婚7年、做了3次試管嬰兒都失敗,經4個多月中藥調理及「腹灸」,再次進入試管療程後,傳出好消息。高醫中醫部婦兒科主任邢郁欣表示,人工受孕療程搭配針灸治療,受孕率可提升1.26倍,對排卵障礙、卵巢功能不佳、內膜厚度不夠患者有明顯助益。

另一對林姓夫婦嘗試懷孕已5年,西醫檢查並無異狀,做過3次試管嬰兒療程都未成功,夫妻兩人到中醫部就診,發現先生精蟲活動力較低,兩人一起接受每周2次針灸治療,半年後太太成功受孕。

邢郁欣說,國內因晚婚趨勢,女性卵巢或子宮功能不佳、男性精蟲活動力不足等,約有15%的夫婦面臨不孕症困擾,加上30歲以上婦女接受西醫試管嬰兒療程,成功率僅3成,40歲後更掉到7.9%。部分患者會透過中藥調理卵巢功能,最近臨床發現,配合古法腹灸,可改善血流循環、幫助排卵,提高人工生殖受孕率。

一般針灸治療包含「針法」與「灸法」,透過針刺或艾灸刺激人體腹部關元、中極、子宮等穴位,可溫經通絡、暖子宮,改善不孕症患者盆腔循環、降低子宮血流阻力;2017年文獻也顯示,在試管嬰兒療程中搭配針灸,可提高受孕成功率1.26倍。

邢郁欣建議,卵巢功能低下的不孕症患者,可在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前3個月到半年,就開始進行中醫藥物及針灸,提高卵子品質,若僅是想提高人工生殖療程受孕率,在療程前一個月搭配中醫調理即可。

編輯推薦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孕新救星!中藥加腹灸調理暖子宮助孕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國內約有15%的夫婦深受不孕困擾,平均每7對夫妻有1對;不孕原因以卵巢、輸卵管等多種因素最多。許多不孕婦女因為卵巢功能不佳、卵巢衰退,AMH數值低下等原因,因此在進行西醫試管嬰兒療程中會有困難。目前臨床發現中醫利用中藥配合腹灸調理,有助改善卵巢功能,並提高人工生殖受孕率。

 
研究發現,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時,以針灸輔助治療,可增加受孕成功率。

1名38歲的陳小姐結婚已7年,遲遲都沒有懷孕,檢查發現卵巢功能不佳,抗穆勒氏賀爾蒙AMH僅有0.6,代表卵巢可用卵數量很低,結果花了數萬元,做了3次試管嬰兒取卵量少,植入後也沒有成功受孕,轉而向中醫求助。

研究:試管嬰兒療程以針灸治療,可增加受孕成功率

中醫調理不孕的成效,以往在許多國際期刊都有相關研究,包括美國不孕症學會雜誌曾經有論文指出,針灸輔助治療可提高「試管受精術」的成功率;以及曾經有丹麥研究報告指出,針灸有助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等。

2017年也有一篇最新的系統回顧文獻顯示,在試管嬰兒療程中,針灸治療可以增加受孕成功率。根據臨床觀察,中藥配合針刺加治療,對排卵障礙、卵巢功能不佳、內膜厚度不理想及高溫不足的患者,都有明顯的助益。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邢郁欣表示,這1名陳小姐經過4個多月的中藥配合腹灸調理,再次進入試管療程,該療程終於成功取到3顆卵,並成功懷孕。

夫妻不孕同治 腹灸療法調理有成效

不孕的原因除了女性因素外,男性因素與男女共同因素也占了一半比例。另一對林姓夫婦結婚多年,不孕已經5年,西醫檢查並沒有找到特殊的問題,期間也做過3次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到高醫中醫部門診就診時發現先生精液檢查雖及格,但其實精蟲活動力在低標,最後夫妻一起接受腹灸療法,在中藥調理配合一週2次的針灸治療半年後,婦女也成功受孕,預計今年12月生產。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服藥配合腹灸 助好孕

【記者何弘斌/高雄報導】

國內約百分之十五夫婦受不孕所困擾。隨著晚婚的趨勢,卵巢功能不佳、卵巢衰退,AMH數值低下的不孕患者日漸增加,這樣的問題常常在西醫試管嬰兒療程中遇到困難。而中藥在改善卵巢功能上有著良好的療效,除了藥物外,臨床發現配合古法腹灸治療效果更佳。

高醫中醫部婦兒科主任邢郁欣表示,一般針灸治療,包含了「針法」與「灸法」,針刺或艾灸刺激人體穴位,調整氣血循環、導引疏通原本經絡不暢通的地方。腹部灸療又能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暖子宮,尤其針對婦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

現代醫學研究中也證實,透過針灸、溫灸治療有幫助排卵、改善盆腔循環、降低子宮血流阻力、以及提高人工生殖受孕率的效果。

二○一七年有一篇最新的系統回顧文獻顯示,試管嬰兒療程中,針灸治療可以增加受孕成功率。根據臨床觀察,中藥配合針刺治療,對排卵障礙、卵巢功能不佳、內膜厚度不理想及高溫不足的患者都有明顯的助益。

不孕的原因除了女性因素外,男性因素與男女共同因素也占了一半比例,常常遇到女方月經都調整規律後卻還是沒順利懷孕,後來才查到老公精液也有進步空間,最後夫妻一起接受腹灸療法,再多花了半年夫妻才順利懷孕。另外除了生理上的問題外,求孕的過程夫妻兩人一同努力,一起面對,也能增進夫妻感情,心理上的徵結當然也會不藥而癒。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出生殖力!中醫3要穴補腎助「好孕」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想提升「孕氣」,該怎麼做?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婚後1年約有15%的夫妻有生育障礙;相當於每7對夫婦中,就有1對有生育困擾!究竟想要成功求「好孕」有哪些秘訣呢?中醫師表示,除了把握時機積極「做人」外,依循中醫學理適度揉按3穴位調理腎氣,也是很好輔助保健選擇!

檢視相片
 
按出生殖力!中醫3要穴補腎助「好孕」

晚婚未育者注意!年齡與受孕率成反比,別忘把握生育時機

根據內政部公布最新統計,民國104年全台各縣市初婚平均年齡,全國男性平均為32.4歲,女性則為30歲;而隨著初婚年齡增加,現代人的生育年齡也逐漸延後。可值得注意的是,年齡與受孕率卻恰巧成反比,一旦延誤受孕的黃金時期,不孕問題找上門的風險也將大幅提升。

就以女性朋友來說,在同樣每週維持2~3次性行為規律下,25歲以上女性,6個月內受孕的機率降低為75%;年齡接近30歲的受孕機率是47%;30歲~35歲則為38%;35至40歲是25%;40歲以上則僅剩22%,十分驚人!因此,不想影響生子計畫,把握生育時機非常重要。

想求好孕先補腎氣!中醫3穴位按摩輔助調理

不過,想要有效提升受孕率,到底要怎麼做呢?中醫認為,受孕率高低除了和年齡有關外,更與人體腎氣的盛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若腎氣虛衰,損及天癸,造成沖任失調、氣血失和,均能影響胎孕之形成。因此,想要增強「孕氣」,首要關鍵就在於補腎經、強氣血。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科主任秦麗娜博士在其著作《順著節氣一日一按,365穴位養生全圖典》一書中提到,善用中醫穴位療方,適度揉按有助於補腎強腰、活血通經的3大穴位,就是不錯的居家自我調理方式:

檢視相片
 
「八髎」是後腰上的四對穴位,一共八個,分別為兩個上髎,兩個次髎,兩個中髎和兩個下髎。(圖片/三采文化提供)

【穴位1/八髎——防治生殖疾病的要穴】

「八髎」是後腰上的四對穴位,一共八個,分別為兩個上髎,兩個次髎,兩個中髎和兩個下髎。刺激八髎具有調理下焦、通經活絡的功效,它們專治生殖系統方面的疾病。在附近找到痛點按揉,就能起到很好的療效。

主治: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二便不利、腰骶痛、腰膝酸軟。

位置:在骶區,上髎穴正對第1骶後孔中;次髎穴正對第2骶後孔中;中髎穴正對第3骶孔中;下髎穴正對第4 骶後孔中穴。

做法:按摩時俯臥,按摩者用兩手緩和揉壓穴位,以有酸脹感為宜。

【穴位2/中膂俞——調理不孕症】

主治:腰脊強痛、疝氣、痢疾、不孕症。

位置:在骶區,橫平第3骶後孔,骶正中脊旁1.5寸。兩側髂脊連線與脊柱交點,往下推4個椎體,旁開2橫指。

做法:用大拇指按揉200次,每天持續,能改善腎虛、腹痛、腰脊強痛等疾病。

檢視相片
 
白環俞位在在骶區,橫平第4骶後孔,骶正中脊旁1.5寸。兩側髂脊連線與脊柱交點,往下推5個椎體,旁開2橫指處。(圖片/三采文化提供)

【穴位3/白環俞——主治男女生殖疾病】

主治:白帶異常、月經不調、疝氣、遺精、腰腿痛。

位置:在骶區,橫平第4骶後孔,骶正中脊旁1.5寸。兩側髂脊連線與脊柱交點,往下推5個椎體,旁開2橫指。

配伍:遺精、月經不調:白環俞配三陰交、腎俞。

做法:用大拇指按揉200 次,每天持續,有利通腎氣、緩解腰腿痛。

【小叮嚀】:

不過,要提醒的是,上述穴位按摩僅有輔助調理的效果。若夫妻雙方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持續規律性生活(平均每週1~3次)長達1年以上卻沒有成功受孕,就需注意有不孕問題。建議最好能諮詢相關中西醫,找出確切原因、對症調理,再輔以上述穴位按摩較有保障。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啟動寶寶腦力發展 DHA重要性不可不知

記者陳家蕙/綜合報導
檢視相片
 
▲DHA從懷孕初期即應充分補充,是啟動小朋友腦部發育的重要關鍵。(圖/資料照片)

懷孕期間的營養補充不只對媽媽有益,更為了肚子裡的寶寶能夠健康成長,甚至贏在起跑點上。不過,長輩、鄰居或網路上推薦的各式營養品琳瑯滿目,到底該怎麼補充才能「一兼二顧」?婦產科醫師提供專業建議,準媽媽在懷孕前就應開始攝取充足葉酸打好基礎,懷孕初期則要特別增加「DHA攝取量」,有助寶寶「腦部」生長。

DHA是大腦、神經、視覺細胞中重要的脂肪酸成分,在胎兒、嬰幼兒、兒童、青少年大腦以及視覺系統發育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晨芳婦產科診所院長孫晨芳醫師指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DHA,必須從外界攝取,包括食物以及營養品,尤其針對懷孕的媽媽,DHA更是不能缺少的關鍵營養素。

孫晨芳強調,DHA從懷孕初期即應充分補充,是啟動小朋友腦部發育的關鍵,攝取充足DHA的孩子,認知能力、學習力以及視力發展等表現均優於一般兒童,為「贏在起跑點上」的具體證明。不過,單靠食物無法每日平均補充到足量的DHA,加上許多孕媽媽食慾不佳,更無法獲得均衡飲食與營養。因此建議孕婦從懷孕初期起,即可透過額外補充孕婦專用維他命或營養素獲得充足DHA,為寶寶生長打好基礎。

孫晨芳並指出,DHA除了有助寶寶腦力發展,對於視力也相當重要,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多補充DHA不只對小朋友有益,對媽媽的幫助也很大,可減緩視力老化或模糊。

不過孫晨芳提醒,傳統觀念總認為魚油含有的DHA較豐富,但近年研究卻對深海魚遭重金屬汙染的疑慮越來越高,因此建議媽媽,攝取植物性DHA較為安全,又以植物性DHA的「藻油」最受推薦。他建議,日常飲食即應多食用南瓜、海帶等富含DHA的食物,在均衡飲食下,額外補充藻油DHA即可萬無一失。

孫晨芳並呼籲媽媽們,在哺餵母乳期間也應持續補充DHA,讓肚子裡的寶寶更能獲得充分攝取,健全腦力以及視力發展。

檢視相片


▲醫師提醒,近年研究指出魚油DHA可能有海洋重金屬汙染等風險,因此屬於植物性DHA的「藻油」,成為孕婦營養補充的熱門新選擇。(圖/孫晨芳醫師提供)

至於葉黃素、膽素、葉酸、鈣以及鐵等營養素也對懷孕婦女相當重要。其中葉黃素不僅能輔助視覺發展,補充膽素還能促進DHA的吸收。孫晨芳也補充,像葉酸有助嬰兒神經系統發育,最好從懷孕前即開始打底補充。和DHA相同的是,葉酸和DHA在懷孕初期都可以持續食用,為寶寶的大腦成長、神經系統發展打下最好的基礎。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孕婦營養調查「狀況不佳」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孕婦良好的營養攝取,是寶寶健康的基礎,國民健康署呼籲準備懷孕或正在懷孕的婦女要特別注意葉酸、碘、鐵的攝取。但是根據國健署的調查,國內孕婦營養狀況不佳,有四成孕婦缺碘、22%貧血、17%缺鐵、7%葉酸缺乏。建議婦女在孕期建立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有益寶寶健康出生及成長。

育齡婦女近6.9%葉酸偏低,約22.4%貧血

「葉酸」、「碘」、「鐵」是胎兒生長發育的三寶,依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指出,國人15-49歲育齡婦女,近6.9%血清葉酸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建議的正常葉酸濃度下限6奈克/毫升,孕期缺乏葉酸,會增加胎兒腦及脊髓先天性神經管缺陷的風險;約39.6%尿液碘濃度低於WHO所建議碘營養充足標準下限100微克/升,孕期缺碘可能造成流產、死胎,新生兒呆小症、智力低下和認知功能發展遲緩;約22.4%貧血(血紅素濃度<120克/升視為貧血),17.8%缺鐵(攜鐵蛋白-Ferritin濃度低於WHO建議範圍之下限12奈克/毫升),孕期長期缺鐵,易造成胎兒生長發展遲緩,也容易早產。

助您好孕之營養建議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國民健康署提供孕婦營養素攝取建議如下:

補「葉酸」助胎兒腦部中樞神經發展:

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管發育的重要時期,因此懷孕前到懷孕12週的葉酸補充相當重要。建議育齡婦女及準備懷孕婦女可在準備階段每日攝取400微克,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常見富含葉酸的天然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豆製品、肝臟等。

補「碘」防流產、發育遲緩:

建議育齡婦女每日可攝取140微克碘,懷孕期間對碘的需求增加,建議每日攝取200微克碘。平常烹飪時選用加碘鹽;另外,適量攝取碘含量較豐富的天然食物,如海帶及海藻等。但甲狀腺病人應諮詢相關醫師意見。

補「鐵」防早產及貧血:

育齡婦女及懷孕婦女每日建議攝取鐵量為15毫克,至懷孕第3期婦女則應增加每日攝取量至45毫克。鐵質豐富的食物包括紅肉、深綠色蔬菜、豆類(豆干、豆腐)等。

除上述外,提醒準備或正在懷孕的婦女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減少或避免菸、酒、咖啡、濃茶、脂肪含量多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煙燻加工食物(如醃肉)、空熱量食物(如汽水)等,並選擇天然食物,而非單一營養素或礦物質補充劑。如有需要,建議洽詢營養師改善飲食,或可在醫師處方指導下,補充孕婦專用的補充品,以補充孕期足夠的營養素。

國民健康署為提供孕產婦所需的孕產知識與協助,除設置「孕產婦關懷網站」(http://mammy.hpa.gov.tw/),更提供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提供多國語言(國語、台語、越南語及印尼語)電話諮詢服務,即使是在服務時間以外來電,亦可透過語音留下問題,專業人員會主動致電回復及解答,民眾如有任何孕前、孕期、產後營養問題,歡迎call in諮詢專線。另外提供「雲端好孕守」APP(Android、iOS版)隨身式的孕產健康管理服務,可查詢孕產知識。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啟動寶寶腦力發展 DHA重要性不可不知

記者陳家蕙/綜合報導
檢視相片
 
▲DHA從懷孕初期即應充分補充,是啟動小朋友腦部發育的重要關鍵。(圖/資料照片)

懷孕期間的營養補充不只對媽媽有益,更為了肚子裡的寶寶能夠健康成長,甚至贏在起跑點上。不過,長輩、鄰居或網路上推薦的各式營養品琳瑯滿目,到底該怎麼補充才能「一兼二顧」?婦產科醫師提供專業建議,準媽媽在懷孕前就應開始攝取充足葉酸打好基礎,懷孕初期則要特別增加「DHA攝取量」,有助寶寶「腦部」生長。

DHA是大腦、神經、視覺細胞中重要的脂肪酸成分,在胎兒、嬰幼兒、兒童、青少年大腦以及視覺系統發育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晨芳婦產科診所院長孫晨芳醫師指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DHA,必須從外界攝取,包括食物以及營養品,尤其針對懷孕的媽媽,DHA更是不能缺少的關鍵營養素。

孫晨芳強調,DHA從懷孕初期即應充分補充,是啟動小朋友腦部發育的關鍵,攝取充足DHA的孩子,認知能力、學習力以及視力發展等表現均優於一般兒童,為「贏在起跑點上」的具體證明。不過,單靠食物無法每日平均補充到足量的DHA,加上許多孕媽媽食慾不佳,更無法獲得均衡飲食與營養。因此建議孕婦從懷孕初期起,即可透過額外補充孕婦專用維他命或營養素獲得充足DHA,為寶寶生長打好基礎。

孫晨芳並指出,DHA除了有助寶寶腦力發展,對於視力也相當重要,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多補充DHA不只對小朋友有益,對媽媽的幫助也很大,可減緩視力老化或模糊。

不過孫晨芳提醒,傳統觀念總認為魚油含有的DHA較豐富,但近年研究卻對深海魚遭重金屬汙染的疑慮越來越高,因此建議媽媽,攝取植物性DHA較為安全,又以植物性DHA的「藻油」最受推薦。他建議,日常飲食即應多食用南瓜、海帶等富含DHA的食物,在均衡飲食下,額外補充藻油DHA即可萬無一失。

孫晨芳並呼籲媽媽們,在哺餵母乳期間也應持續補充DHA,讓肚子裡的寶寶更能獲得充分攝取,健全腦力以及視力發展。

檢視相片


▲醫師提醒,近年研究指出魚油DHA可能有海洋重金屬汙染等風險,因此屬於植物性DHA的「藻油」,成為孕婦營養補充的熱門新選擇。(圖/孫晨芳醫師提供)

至於葉黃素、膽素、葉酸、鈣以及鐵等營養素也對懷孕婦女相當重要。其中葉黃素不僅能輔助視覺發展,補充膽素還能促進DHA的吸收。孫晨芳也補充,像葉酸有助嬰兒神經系統發育,最好從懷孕前即開始打底補充。和DHA相同的是,葉酸和DHA在懷孕初期都可以持續食用,為寶寶的大腦成長、神經系統發展打下最好的基礎。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找藉口了!為何懷孕就不能養寵物?

何渝婷
檢視相片

許多人因為懷孕後擔心毛小孩影響到胎兒而選擇把寵物送走,社會中也發生過婆婆跟媳婦為了要不要把寵物送走而爭吵的事件,不過在送養前,是不是該搞清楚牠們是否真的會影響到孕婦及胎兒,不要道聽途說,讓視自己為全世界的寵物莫名其妙被迫離開。

 

有流言說懷孕養貓可能會導致流產或畸形,其實這個說法的來源是指貓咪糞便中存在弓形蟲,孕婦因為接觸而感染弓形蟲,進而對胎兒造成傷害,但是一般養貓造成懷孕感染的機率有多高呢?

 

其實大約只有1%的貓糞便,內含有弓形蟲囊合子,而人類可能感染到的原因是因為吃到生肉或是接觸了帶有寄生蟲卵的貓糞便,弓漿蟲會經由胎盤造成母子垂直傳染,並不會經由人際接觸而感染。

 

所以婚前本來就有養寵物的孕婦其實原本就做好清潔及預防措施,並沒有那麼容易被感染,況且大部分的人都把毛小孩當作家人一樣對待,如果突然把牠們送走,可能會讓孕婦心無所託,產生很大的失落感,心理影響生理,對孕婦及胎兒反而不利。

 

檢視相片

 

網路紅人口罩男昨天在貼文中提到「這個世界上,唯一不會計較,我給的愛是多或少的,也就只有你們了」,對寵物來說主人就是牠們的全世界,或許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也有很多不同的人可以接觸,但對寵物而言,牠們的全部就是主人呀!

 

其實寵物都是很有靈性的,國內外有許多案例是寵物察覺到肚中胎兒的異樣而立刻示警,讓孕婦即時到醫院做治療;而和動物一起成長的小孩在未來的人際相處上也能更良好親密,從小就建立起的友伴關係,成長過程中就是多了一個貼心真誠的夥伴而已。

 

只要做好衛生與安全措施,為什麼要送養,甚至棄養牠們呢?

 

(圖取自pixabay)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胎兒醫學博士蕭勝文 為孕產婦與新生兒健康把關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文.洪寶山

現在的年輕人普遍不婚、不生或是晚婚、晚生,不婚不生是因為覺得自己一個人過得更快活,或覺得養個孩子負擔太重,所以即使結了婚也選擇不生,而晚婚晚生則是因為年輕時專注於事業,或是忙著充實自己的人生,到了想定下來的時候只能是晚婚晚生了。

不論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選擇不婚、不生或是晚婚、晚生,這個現象都已讓台灣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2016 年出生率 1.07%),今(2017 二) 年 2 月,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數更首次超越十四歲以下兒少人口數,台灣已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胎兒醫學博士,現任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表示,現在產婦生育的年齡其實很兩極,一部分是過了三十五歲才懷孕生子的高齡產婦,另一部分則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產婦。

做為一名產科醫師,他當然鼓勵大家多生孩子,但是不論幾歲生育、生幾個孩子,能夠生出一名健康的寶寶才是最重要的,而婦產科除了接生新生兒外,最重要的角色就是重度缺陷兒的把關者,降低重大缺陷孩子的出生機率,除了可以減少家庭負擔外,也可以減少社會成本的支出,這是他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

三餐正常吃 適時補充孕婦維他命

為了生出一個健康的寶寶,很多孕婦會特別注意懷孕期間的營養補充,蕭勝文說,其實現在台灣人都吃得很好,沒有所謂長期性營養不良的問題,胎兒一般都能健康成長發育,所以孕婦不必過於緊張的去計算每天要攝取多少的各種營養素,只要每天三餐正常吃、不挑食,再補充個孕婦維他命就夠了。

對於懷孕初期的孕婦,蕭勝文建議可以補充葉酸,尤其是曾經產出過如脊柱裂等神經管缺損問題胎兒的孕婦,更是建議補充高劑量的葉酸。由於懷孕前十二週是胎兒腦部、神經管和脊椎骨發育最重要的時期,過了十二週後發育就大致成形了,因此葉酸的補充基本上以孕期的前十二週為主。

此外,維生素 B3(菸鹼酸) 對於治療或預防反覆性流產或胎兒的各種畸形有明顯的幫助,維生素 B6、B12 及B群可以預防孕婦的早期出血與減緩孕吐的情形,因此也建議孕婦在懷孕初期可以多攝取。到了懷孕的中晚期就要再補充鈣質及鐵劑,因為孕婦比較容易貧血,如果發生貧血就要補充較高劑量的鈣質及鐵劑,以減緩孕期頭暈、血紅素不足、抽筋、牙齒損壞及掉髮等問題。

由於孕婦流失營養素或維生素的比例比一般人要來得高,因此攝取營養素及維生素的比例就要比一般人多出 1.5 至 2 倍才合理,蕭勝文說,只要不超過太多的劑量是不會有什麼副作用的。

羊水晶片 檢視胎兒染色體正常否

所有等待新生兒降臨的父母都很擔心會生下一個畸形兒,因此對於傳統習俗中一些懷孕期間的禁忌都是寧可信其有。站在科學的角度來看,造成胎兒畸形的原因是遺傳基因或胎兒的生長發育產生了問題,而這些問題有些是可以透過產檢來提早發現的。

蕭勝文說,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的產檢項目比起十幾、二十年前要多出許多,從懷孕到分娩,幾乎每次的產檢都有特定的檢查項目要做,其中近年來較新的檢測是抽母血檢測胎兒游離 DNA 看是否有唐氏症,偵測率高達九九%以上。另外很精密的技術是羊水晶片,也就是羊膜穿刺加上基因晶片的檢查,傳統的羊膜穿刺是用肉眼來看染色體是否有缺失,但羊水晶片是檢查更細的片段,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微缺失。

除了透過羊水晶片來檢視胎兒染色體是否正常外,高層次超音波則是可以看出胎兒心臟構造、腹部構造以及四肢的生長發育,並且可以檢查出 80%左右的異常狀況。不過高層次超音波是屬於自費的產檢項目,國民健康署對於懷孕婦女的產檢只給付一次的超音波檢查。

一般的超音波檢查只看胎兒的頭部、腹部以及腳的長度,檢查的時間點通常會安排在孕婦懷孕二十週前後進行,一些工作忙碌無法正常產檢,或是無法自費負擔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的孕婦,還是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產出畸形兒,但蕭勝文說,這種狀況發生的機率已經愈來愈低了。

低齡產婦也要記得做唐氏症篩檢

一般人對於高齡產婦風險的認知就是容易產下唐氏症寶寶,但國外卻有一份研究統計報告顯示,55%的唐氏症寶寶是由三十四歲以下孕婦所產下,這主要是因為政府補助高齡產婦做羊膜穿刺,而高齡產婦本身因為擔心產下唐氏症寶寶也都會接受這項檢查,但是低齡產婦誤以為自己不會產下唐氏症寶寶而忽略了唐氏症篩檢,結果有些低齡孕婦就不幸產下了唐氏症寶寶。也就是說高齡產婦產下唐氏症寶寶的機率因產檢而降低,低齡產婦產下唐氏症寶寶的機率則是因為忽略產檢而提高。

蕭勝文表示,唐氏症的發生機率是八百分之一,算是一個很高的機率,但台灣近幾年在婦產科醫學會的努力下,活產唐氏症的數量已經從以往一年一至兩百例到現在一年少於十例,而產生唐氏症活產的原因包括孕婦未產檢、產檢未檢出,以及因宗教信仰不允許墮胎等。

孕婦的唐氏症篩檢是在第一孕期及第二孕期進行,篩檢率雖然不到百分之百但也有八成五,而且台北市政府為了鼓勵生育還補助市民第一孕期的唐氏症篩檢 (祝你好孕),為了寶寶的健康以及一家人長久的幸福著想,年輕的準媽媽們千萬不要忽略任何一項產檢。

說完了懷孕期間的營養及產檢,好不容易熬到可以卸貨的時候,準媽媽們又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要自然產還是剖腹產?針對這個問題蕭勝文表示,只要孕婦是屬於低風險、年輕、健康、胎位正的,通常鼓勵自然產,自然產的好處有很多,恢復快速就是其中一個好處。有些產婦因為害怕承受生孩子時的疼痛而選擇剖腹產,但事實上剖腹產後傷口的疼痛才是真的痛,產後的恢復期也比自然產要來得久。

而且,剖腹產還有可能發生腸沾黏等問題,造成生產完後腸子不順,所以若不是因為發生胎位不正、胎頭過大、胎盤出狀況或是雙胞胎等問題而非得剖腹產不可,通常還是鼓勵選擇自然產。

在醫學中心產檢、生產 更有保障

蕭勝文表示,低風險的產婦不論在哪裡生產都沒有問題,但生產時會遇到的狀況是很難預料的,在診所或家裡生產如果遇到緊急狀況再轉送大醫院通常會來不及,比如說血崩或羊水栓塞等等,尤其是有早產、高血壓、糖尿病、紅斑性狼瘡、子癲前症等等問題的高風險產婦,建議在醫學中心進行產檢及生產,對媽媽及寶寶都有更多的保障。

為了解決台灣少子化的問題,政府成立了少子化辦公室,希望透過政策的推動來鼓勵年輕人多生育。不過,年輕人是否生養孩子的決定似乎不容易因為政府政策而改變,畢竟生養孩子不是政府補助就可以解決的事,而是一輩子的責任與負擔,但我們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看看政府會推出什麼樣的獎勵生育政策,或許對那些本來就計畫生養孩子的夫妻來說會是一個大利多也不一定。

剛接手台北長庚產科主任的蕭醫師非常年輕,但對於未來有許多期許,他認為台北長庚提供醫學中心的專業,可以給所有市民最安心也最親民的服務。同時蕭醫師與周邊診所建立良好的關係,可以幫忙照顧診所的緊急高危險或是重度早產轉診,也接手需要胎兒治療的孩子們,他期待給大台北孕產婦們安心的生產環境。

 

來源:《理財周刊》 891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然產好?剖腹產好? 準媽媽們不可不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迎接家中的新成員,究竟該選擇「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生產」才好?離預產期越近,相信越讓不少新手媽媽煩惱到幾乎夜不成眠,二擇一,其實答案沒這麼困難,國內婦產科醫師給了最重要的依據,那就是只要胎位正、媽媽及寶寶的健康良好,優先選擇自然生產。

台灣剖腹產率超過三成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強調,根據統計,台灣剖腹產率高居世界排名前茅,比率超過三成,在部分院所,剖腹生產的比率甚至高過4成。若是胎位不正,前置胎盤、胎兒窘迫,產程遲滯,雙胞胎、前胎剖腹、媽媽天生的骨盆腔狹小,或是寶寶個頭屬於「巨嬰」等級的情形之下,由於相對的生產風險較高,此時採取剖腹生產則有其必要性;然而,一切都得視母嬰狀況予以抉擇。

剖腹產最怕出現沾黏

在台灣,由於剖腹產技術已十分純熟,產婦不見得需要術後禁食,且在傳統剖腹產之同時,還可順道檢查卵巢、輸卵管等是否有腫瘤,或剖腹產合併作肌瘤切除術的好處。然而,蕭勝文指出,剖腹產最怕還是出現沾黏,由於剖腹下刀位置不同,出現的沾黏位置不同,則產後出現的症狀更是大不同。近年來,會遇到剖腹產多次的孕婦,無論是腸沾黏蓋滿子宮,導致此胎讓醫師無從下刀的情況;或者是與膀胱沾黏造成產婦夜夜頻尿等困擾,偶爾都會遇到,且容易影響到產婦產後的生活品質。

防沾黏可降低七倍沾黏率

蕭勝文強調,選擇在剖腹術中使用適合的防沾黏產品,可以降低沾黏機率,目前市面上有許多種選擇,不管是貼片狀、薄膜狀等任何形式產品,目前健保不給付,都需要自費,使用美國FDA合格核准的防沾黏玻尿酸產品,通常七天內可由人體自然吸收,文獻上指出可達到降低七倍沾黏發生機率,目前台灣約有六成以上剖腹產婦選擇使用,以降低剖腹產沾黏的可能性。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個幸福孕媽咪 愛寶寶也要愛自己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放鬆心情享受懷孕過程 當個幸福孕媽咪

對我來說,懷孕是一段值得開心享受的過程,孩子如同老天爺賞賜的禮物,有緣來到我們的身邊,就應該以放鬆、開朗的心情去迎接面對。

在孩子正式報到之前,媽咪們只要遵照醫囑調理好自己的身體,做好孕期的飲食控制,反倒不需要凡事過於小心翼翼,徒增心中煩惱。

加上台灣的社會對孕婦十分友善,像我挺著孕肚走進捷運車廂時,就有許多善心人士起身讓座,或是很多地方都設有博愛通道,讓孕婦媽咪能夠免除排隊的辛勞,這些友善之處,每每都讓我覺得懷孕真是一件美好、幸福的事情!所以,讓我們保持正向的心情,享受還沒有孩子吵鬧的寧靜時光,一起加油當個快樂孕媽咪吧!

(本文摘自健康醫療網剖婦產衛教手冊 受訪者:佩佩小姐)

愛寶寶也要愛自己 養足體力迎接育兒挑戰

以前雖然會害怕剖腹產,但知道自己懷的是雙胞胎後,那些害怕或煩惱一下子就被我拋到腦後去,只要寶寶們可以順利出生,就算要挨一刀也是值得的。

不過,既然必須面對剖腹生產,我對產前產後的準備完全不敢大意,懷孕期間一定遵守醫生說的:不得吃太鹹、注意飲食跟控制體重,避免水腫或妊娠高血壓。

在今年三月順利生下寶寶們後,更針對傷口每週一次更換水膠敷料、免縫膠帶,使用除疤產品淡化疤痕,攝取營養均衡的食物並適度做一些運動。也多虧自己沒有疏忽這些照護細節,才能讓產後的身體恢復良好,因此,希望所有媽咪們在辛苦照顧孩子之餘,也要記得愛護自己,唯有媽媽先把自己調理好,才會有足夠的體力與精神應付育兒的挑戰喔!

(本文摘自健康醫療網剖婦產衛教手冊 受訪者:依依小姐)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紅蘋果托嬰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